有谁愿意永远被这根线束缚着(图片来源:technews)
大众的抱怨
在笔者来看,VR设备“离线”是迟早的事而且这个时间应该也不会太长,当然这并不是因为CEO的吐槽,而是真真切切来自于市场和消费者的抱怨。毕竟消费者是产品的最终指向,如果你只是停留在给行业注入了革命性基因而催生的自我崇拜怪圈里,那么你的下场或许就会像索尼这般步履蹒跚,再也没有那看似激情的冲刺了。
尤其是“连线非常复杂、大大提高了站立姿态移动使用的难度”这样的体验感受映入眼帘,你会意识到虚拟现实设备与PC分道扬镳或许是迟早的事,毕竟无线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追逐的目标,在这个无线充电都已经愈发接近民用化的时代里,娱乐被线缆束缚则显然是一种倒退。
这么多接线摆在你面前 没有谁不闹心(图片来源:komputerswiat)
上述的篇幅中笔者预测VR设备的发展必将经历三个阶段,而第三个阶段的一体化将是VR设备离线后的最高境界,它的本质实际上就是PC概念延伸后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体化意味着VR设备拥有独立的处理芯片、GPU、系统、APP、屏幕。这难道不是一台PC设备吗?谁说PC的样式就只能是一个屏幕前躺着一块键盘!
最关键的是英特尔已经为我们实现这种可能提供了基础,它就是一个只有SD卡大小的微型PC平台——Edison,在它身上集成了双核处理器、闪存颗粒、蓝牙模块、WIFI模块,并且能够运行Linux,能够完整的运行程序。而英特尔推出Edison平台的目的正是为了抓住可穿戴和智能互联这两根救命稻草。
未来虚拟现实离线将重新定义“PC”(图片来源:technews)
英特尔专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的Edison芯片 或将是虚拟现实走向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图片来源:arduino)
显然这一切为虚拟现实设备搭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Edison仅有SD卡大小,只需要拥有一个类SD卡卡槽并打通通路可以供电的模块化设备,瞬间就可以具有PC的特质。毕竟Edison上集成了电脑的所有特质,供电设计、处理芯片、闪存颗粒、蓝牙/WiFi模块、支持Linux并能让多个操作系统运行复杂的高级应用程序,因此你只需要为其搭载一个可以展现的平台即可,客观来说似乎没有谁比虚拟现实设备更合适。
未来具备计算能力的VR设备也将是未来宏观意义上的PC设备(图片来源:thegadgetflow)
所以,如今PC市场窘境并非所谓的日薄西山,而仅仅是爆发前的低潮而已,况且随着PC概念的深入,未来PC的界限将越来越宽泛,你生活中小到手表大到汽车都可以被打上PC的印记,以至于对于那些感觉不到未来苦苦挣扎的PC厂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转换思维,运用PC的概念去做产品。
写在最后:
任何行业没有你想象的那般脆弱,也没有想象的那般坚强,iPad推出后,很多人提出了PC覆灭论的理论,但如今iPad销量下滑,后PC时代风起云涌,各种PK、各种替代、各种覆灭的理论近年来此起彼伏,的确该歇一歇了,而去边界化的融合后将不会再有此论调。
延伸阅读:说说电脑未来的宏观意义
最近,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接连赢下韩国围棋九段李世石的新闻成为了各家媒体头条,为什么这个事件会如此受到关注?在笔者看来是源于其背后的含义——人工智能赢了人类。
紧接着各种大神、专家、学者纷纷对人工智能威胁论发表看法,其实电脑赢了人类这事19年前就发生过了,1997年IBM公司的“深蓝”就已经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只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的普及,电影的渲染,人类开始对能否控制住人工智能这件事不太有信心。
最关键的是还有大咖们的火上浇油,比如埃伦?马斯克、斯蒂芬?霍金就纷纷表示,像《终结者》系列中人工智能倒戈这样的场景或许不仅仅会在电影中出现了。甚至埃伦?马斯克捐赠了1000万美元给相关研究机构,旨在确保人工智能始终造福人类。
实际上作为人类的你我完全没必要为这样的事情担心,科学家预测人工智能达到人脑的水平要花费大概140年的时间,谁能如此高寿?况且达到人脑的水平也并不意味着就会对人类社会有什么威胁。其实这不禁会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科幻究竟离我们有多远?
1968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曾经出现过平板电脑的雏形,但到2010年苹果iPad后,这个概念才真正渗透到大众层面,而这个时长是42年。实际上人工智能就是电脑的升华,所以人们总是想象着电脑的科幻形态,然而客观来说电脑的科幻形态离我们还是有些遥远,这就像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汽车在天上飞,太空飞船自由穿梭于地球和其它星球之间这样的,一时半会真是实现不了。
尽管不会科幻化,但未来电脑与人类社会会联系的更加紧密,而电脑所具有的社会角色会与今天有何不同,这是我们今天文章需要着重讨论的问题。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