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仍居优势地位
看网络游戏不能光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游三强”,这个产业的力量来自上下游利益的整合。
除了现金充裕的网易,类似盛大、九城,早期白手起家的网游企业都不是开发商,而是成功的运营商,他们通过与韩国开发商的合作、分成,“吃泡菜”长大。
产业规模迅速膨胀的背后是完整的产业链,这给相关行业带来了甜头。尤其是财雄势大的固话运营商,根据游戏时间收费的网游运营本身就可理解为电信增值服务。
从上游的开发商、中间的电信运营商到下游的硬件厂商、网吧,网游运营商成了串起珍珠的线,线上穿着电信、PC、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游戏软硬件。
2004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披露,其对通信业业务收入直接贡献150.7亿元人民币,对IT产业直接贡献63.7亿元人民币,对媒体及传统出版业贡献35.8亿元人民币,按照市场规模来比对,网络游戏对相关产业的贡献率达到了1∶7。
合作关系的感情是如此的深厚,当年盛大与韩国企业爆发“生死战”的时候,出来力挺盛大的包括中国电信、微软(中国)、浪潮电子、连邦软件等,因为各方利益的平台是盛大。“得道多助”有时意味着“多助者得道”,这个逻辑在“打群架”的时候十分管用。
耐人寻味的是,在网游市场上,并不是掌握了上游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的企业日子过得最好。盛大、九城都是通过代理韩国游戏起家,而韩国的开发商却多是“工作室”规模。据介绍,韩国有上千家开发公司,挣钱的也就二三十家,而且还多是依靠中国市场来支撑。
目前国内有约一百款网络游戏在运营,前十名产品占据了约八成的市场。在内地,开发一款小游戏几十万美元便可以支撑,这也使得运营商选择多多、有了更好的谈判地位。一部大制作需要四、五千万元人民币,没有运营商的紧密合作,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国产游戏逐步成熟
在网游市场上,“国货”力量潜滋暗长。
虽然国产游戏尚未出现《魔兽》那样史诗般的作品,但是网易的几款《西游》表现都不错,目前在玩家心目中排名前十位的游戏中有6款是国产游戏。
《梦幻西游》的表现不错
不仅在国内市场发展,2005年国产网络游戏还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金山《剑侠情缘网络版》走的是东南亚路线;福建网龙《征服》、上海米果《真封神》则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除了产品本身,出口模式的多样化也显示了生意模式的成熟。
除了传统的代理,目标软件的《天骄II》放弃了传统的授权金模式,改为“共同开发”;《征服》则针对美国市场采取了销售虚拟装备的模式,据称毛利率为70%;蜗牛的《航海世纪》在韩国也采取免费运营、出售道具的方式营利。
本文来源:chinabyte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