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地铁上,不少人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而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极近,手机上的操作内容在他人面前一目了然;有的人担心付款时,陌生人突然靠近盗刷钱财;刷视频、玩游戏不想被发现……为避免尴尬和隐私泄露,手机防窥膜受到了热捧。然而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对眼睛的承受力也提出了考验。不少使用者称“眼睛快瞎了”,防偷窥还是防伤眼?有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贴了一年 近视加深了几倍
最近,关于防窥膜伤眼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用了大概两三个月,我觉得自己要瞎了,看什么都有点黑影,眼角膜也经常充血。”近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不戴眼镜、视力一直很好,但自从手机贴了防偷窥膜,眼睛就很容易出现疲劳的症状。一开始没有发现是手机膜的问题,后来把膜撕掉后瞬间觉得整个世界都干净了。
这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贴了一年,近视加深了几倍。”“自从用了防窥屏,一学期近视镜涨了100度。”网友小莓也有同样的感受,用了快半年防窥膜,总是感觉屏幕不咋亮,眼睛也很酸,甚至眼镜的度数还涨了,真的很伤眼睛。“我刚换了正常的膜,感觉手机的整个世界都亮了,屏幕超级清晰。” 贴了一年,近视加深了几倍。
有人称,贴膜后手机的亮度变低了,需要将手机亮度调得很高才能看清屏幕上的内容,而这也间接增加了耗电量。从防窥效果上来看,只能防侧面。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触屏不够灵敏的情况,“买东西支付时,扫描器也不容易识别。”
淼淼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是在同学的推荐下花28.8元花了两个防窥膜,“我舍友的手机贴了防窥膜,她上课的时候却老是看我手机,我却看不到她的,自从我贴了防窥膜,效果非常好,她再也不看我的手机啦。”淼淼说,两个多月后自己就放弃了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隐私,能让她在公共场合有种安全感,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与普通手机膜相比防窥膜更厚重,当给别人看东西时,会因为角度问题看不清,还晃眼。平时使用时需要多次调整角度才能看清屏幕,很累眼睛,时间长了会头晕。
淼淼称,可能有特殊工作需要或者极其重视隐私保护的人更适合,普通人完全没必要,因防偷窥却损伤了眼睛,得不偿失。
防窥手机膜热销 商家称伤眼是误读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购物平台上防窥膜产品不在少数,以“防窥膜”为关键词搜索,共显示出25万个搜索结果。价格从9.9元至250元不等。商家宣称“护眼防窥、超清不伤眼、不晃眼”“指纹秒解”,从销量上看,最高月销达10万单。
对于防窥的原理,商家介绍,手机膜上有一层特殊的喷层,通过类似生活中的百叶窗,以叶片的形式内置于钢化层中,像百叶窗开窗和关窗一样,开窗时光线进入室内,可以看到外面的场景,关窗时阻隔外界光线,无法看到外界场景。防窥膜也是一样的,正面观看为开窗状态,可以看到屏幕内容,侧面观看时为关窗状态,通过叶片对光线角度的控制,光线只会沿着原方向返回,不会从其它角度反射出去。在实现正面观看的同时,阻隔侧面一定角度的偷窥视线,从而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
也有客服介绍,防窥膜是从侧面25度开始防窥,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有商家也承认,与普通膜相比,贴防窥膜后手机都会出现偏暗的情况,可以通过调高手机亮度。但商家强调,对于防窥膜伤眼的说法存在一定误读。他们的防窥膜是不会伤眼睛的。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手机膜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手机膜市场规模约为625亿元,手机膜需求量达到8.6亿张以上。材质方面,手机膜材质包括PP材质、PVC材质、PET材质、ARM材质、TPU材质以及纳米氟材质等;从功能方面来看,手机膜功能逐渐由最初的保护功能演变为防偷窥功能、防蓝光功能以及装饰功能等。
保护个人隐私还是保护眼睛?
因为眼睛、手机和个人隐私的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防窥膜是否伤眼便成了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还没有防窥膜是否会伤眼的相关研究,因此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不过从眼健康的角度看,屏幕过亮或暗都不利于眼健康。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树林则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如商家所说,贴在手机屏幕上的防窥膜利用类似百叶窗的光栅技术,可起到一定的防偷窥和保护个人隐私的作用。但由于防窥膜阻挡了一部分手机屏幕的光线,对眼睛肯定是没有保护的作用,而且看时间久了更容易引起视疲劳,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如果一定要用防窥膜,有没有既能防偷窥又能防伤眼的办法呢?王树林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地铁或公交车上等手机屏幕容易被有意无意偷窥的场合,尽量把手机放起来。这种情况下,闭目养神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必须要看贴有防窥膜手机的时候,建议暂时调高屏幕亮度。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选用可拆装的防窥设备。利用防窥手机壳或保护套等其他防窥设备,在不需要防偷窥时将这些设备拆除。
王树林强调,既能防偷窥又能防伤眼的方法似乎是不存在的。如果既想个人隐私不受影响,又想眼睛健康不受影响,那就尽量少看手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