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从MP3到智能手机,黄章如何重振魅族

2014-2-17不详佚名
:从MP3到智能手机,黄章如何重振魅族

“大家好!我刚从火星回到地球,我将以最开放的心去包容,去接纳这个世界。大家都知道我们营销做得烂,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告诉更多人知道,除了小米手机之外,还有更好的魅族手机可以选择。”2月12日,魅族董事长兼CEO黄章,在新浪发出的第一条微博,字里行间已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直接锁定为小米。

四年前,这位在业内以“低调、个性、偏执、对产品极致追求”著称的魅族董事长,选择了淡出日常管理,把公司的日常经营交给了和他搭档多年的伙伴。

据称,黄章一度两三年没去过公司,也未公开露面,一年到头宅在家中研究产品设计,一个月出门一次,只为理发。这位极度专注于“产品”的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只能用所谓的“工匠精神”来解释。所谓“工匠精神”,用黄章的话来诠释就是:产品第一,其他都是第二。

不过,四年之后,“隐士”黄章却突然重回战场。2014年2月7日,他出人意料地现身珠海魅族大厦,宣布“回归”,并发表了自己最新的施政纲领。这一天,不少在魅族工作多年的员工,终于头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J.Wong(黄章的网名)”。

而在互联网上,他也走出了魅族官方论坛,进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交媒体”。在新浪发出的第一条引发极具挑战意味并引发广泛关注的微博,或许只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开始”。

过去四年间,黄章虽隐居幕后,但他依然是这个昔日“中国本土第一智能手机品牌”的毫无疑问的掌舵者。而魅族近几年自身发展遭遇的瓶颈,以及竞争对手的步步进逼,无疑是黄章重新走向前台的最直接动因。

毋庸讳言,2011年之后,作为国产智能手机的先驱,魅族的光芒,已逐渐被后来者小米所掩盖,后者在吸取借鉴魅族的成功经验后,依托移动互联网与资本运作,对传统手机产业进行“颠覆式创新”,创立出“订单式”电子商务模式,并在去年获得百亿美元的估值。作为先驱者的魅族,显然无法坐视对手蚕食自己的领地。而黄章复出之后提出的“变革方案”,在某种意义上亦有向对手“致敬”之意:拥抱互联网营销,并寻求与外部资本的合作。

魅族的变革,是否有些姗姗来迟?在黄章看来,“更好的产品理念与运营发展的大彻大悟,为时不晚。”不过,互联网营销和引入外部资本,并不是一个万能药方,摆在魅族面前的,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MP3到智能手机

魅族在创业初期是以MP3起家,随着乔布斯用iPod扳倒了当时的数码巨人——索尼Walkman,国产MP3品牌迎来了最为黄金的年华,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在2004年达到巅峰。当年,116%的增长幅度,让MP3堪称最为火爆的数码产品,成为当时的IT行业新增长点。

魅族适逢这个黄金年代,这家在2003年创立的公司,伴随着整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进入上升通道,在一个“芯片商把控上游产业核心、方案商提供芯片解决方案、品牌商进行生产销售”的成熟产业链中,黄章以产品为导向的自主研发、生产,让魅族成为国产MP3品牌中的佼佼者。2006年,魅族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无论是外观的生产工艺,还是声音质量,都达到了国产MP3的巅峰。

尽管魅族当时已经成为国产MP3的佼佼者,但作为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品牌商,它始终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上游的芯片商和方案商。更令黄章感到担忧的是,一旦行业风向发生变化,作为品牌商的魅族,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寒冬。而在2003年到2006年的野蛮增长后,MP3市场已经开始显露疲态,根据iSuppli公司当时的报告,PMP/MP3播放器市场在2007年仅增长了10.6%,远低于2006年时的38.4%,并预计2007-201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只有4.3%。

对于当时的魅族来说,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据曾为魅族CEO、现为魅族高级副总裁兼总裁助理的白永祥回忆,当时,整个核心创业团队都在琢磨着公司如何转型,几经思索后将目标锁定在智能手机上。

魅族的选择,事实上仍是在跟随苹果的脚步。2007年6月,当乔布斯向全世界展示第一代iPhone之时,魅族的核心管理团队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尽管,第一代iPhone并没有马上显示出改变世界的能力,但苹果从iPod到iPhone的演进,已经为魅族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从MP3过渡到智能手机”的成熟样本。魅族意识到,在“手机”这个长期由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把控的市场,后来者是可以寻求到突破口的。

“做智能手机,尤其是具备触控性能的智能手机,在当时,可是连诺基亚这样的企业都不敢轻易去尝试的。”白永祥表示,2007年,魅族是放弃销售额高达10亿元、为其带来巨大荣耀的MP3,转而投资智能手机业务,对于魅族来说,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

虽然,后来MP3品牌陆续退市、智能手机迅速崛起的事实,已经印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但当时的魅族,想要在成熟业务之外,建立一个包括“完成系统深度定制、打造封闭系统以及制造触控手机”在内的、以苹果为范本的智能手机业务体系,并非易事。所幸,魅族之前在MP3业务上的成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生产研发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相关资源,这为其后来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智能手机所需要的触控技术,我们在做MP3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一些,在技术层面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适的零配件。”白永祥如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土智能手机市场的先驱,魅族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还是相对宽松的。彼时,包括波导、科健、夏新等国产手机品牌,在经历2000年到2004年的高速增长后,均陷入低潮,因此,在整个转型生产手机的过程中,魅族面临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相对较小。

PC时代的“粉丝经济”

2009年初,魅族第一款智能手机M8,一经上市就引起巨大轰动。在波导、科健、夏新等第一批国产手机厂商败退之后,魅族顺理成章地登上“国产第一智能手机”的王座。

魅族能够在当时获得“国产第一智能手机”的殊荣,除了MP3时代积累下来的生产研发技术、销售渠道等优势外,还有魅族当时独特的“论坛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你也可以称之为PC时代的“粉丝经济”。

早在魅族的MP3时代,黄章就已经开始采用“做社区”的方式“自娱自乐”——远离媒体,贴近终端。在外界看来,这一做法并非基于敏锐的商业嗅觉,而是黄章的“无心插柳”。在魅族官方论坛中,J.Wong,是一个“热衷于发烧音响和手机的宅男”,而他在用户中的魅力和号召力,正是由此而来。

比如,黄章会花几十万快递费给每个用户快递耳机海绵套,对于这样的小东西,快递成本比海绵套本身还要贵出几十倍。而这件为魅族用户津津乐道的事情,起因似乎是黄章在魅族论坛上的心血来潮。又比如,哪怕产品已经停产,黄章还是会在论坛上回答与产品有关的问题,魅族研发部也依然会推出停产机型的新软件版本,并且,魅族很早就实行了产品“换购”的制度,而这使得魅族的种子用户,牢牢的黏附在品牌的周围。

这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新鲜。但当时,基于魅族的“论坛文化”,这使得魅族相比于同期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中华酷联”等传统豪强,更为看重用户的真实体验,并且,他们希望依据通过用户的直接反馈来改良产品。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