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ppleinsider.com报道,苹果目前正计划在第三季度结束之前,即九月底前新开30家零售店,香港也将拥有首家Apple Store零售店。之前,微软COO Kevin Turner曾表示,微软计划在未来2-3年内,开设额外的75个零售实体店,相对于过去2年的11家微软零售店来说,扩大规模实在是大量增加。
无疑,零售店成了公司营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和宣传渠道,也是较于对手的一大利器,为它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增加筹码。
苹果零售店助力苹果销量创新高
目前,苹果在全球11个国家已拥有330家零售店,零售业务称得上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司创利做出不小的贡献,也是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于独树一帜的重要手段。
苹果日前发布的第三财季报告显示,该财季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85.7亿美元和7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约82%和125%。其中,手机和平板电脑销量比以往成倍猛增,该财季共售出2030万部iPhone手机和925万台iPad平板电脑。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纪录。
苹果公司第三财季业绩喜人,零售店功不可没。近日,苹果CFO彼得·奥本海默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苹果零售店第三财季业务营收为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利润达8.28亿美元。该财季零售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苹果公司总营收和利润的12.3%和11.3%。苹果每家零售店该季度平均创收1080万美元,客流量达到7370万人次。苹果日前透露,其零售店客流量累计突破10亿人次。
根据财报数据我们不难判断,苹果零售店是苹果公司营收的又一重要来源,助力苹果销量创造辉煌。
零售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许多零售商运营艰难,面临生存危机。如百思买、诺基亚等,由于在盈利上有很大挑战等原因,纷纷视其为“累赘”并抛弃,关闭零售店。
恰恰相反,苹果在零售店方面却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除苹果外,微软也计划继续扩张零售店版图。据有关人士分析,微软和苹果的战争将在零售店拉开帷幕,零售店为他们的竞争增加了筹码。
对于苹果和微软而言,零售店不但不是“累赘”,还是一种产品销售渠道,也是一种体验,是借此吸引潜在顾客的“体验馆”。于顾客而言,踏入苹果零售店手捧一部iPad或iPhone,享受时尚达人所带来的感觉。于公司而言,无形之中,苹果零售店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了解和体验苹果产品的途径,成为了解苹果新产品的最佳场所。这样一来,不管是苹果还是顾客,都可以说是满足各自的需求。
在过去的10年中,苹果在全球的11个国家开设了300多家零售店,共近10亿游客光顾。有的是苹果的忠实粉丝,也有的人是第一次接触苹果。但不管怎样,通过零售店,起码有10亿人了解和体验了苹果产品,如果他们买了任何一款苹果产品,苹果就会拥有庞大的用户,即使不买,他们也变身为苹果的免费宣传者,将为其带来更多粉丝。
微软的零售店起步较晚,现在零售市场上已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苹果,但最近也加快了增加零售店的步伐,它的快速扩张对苹果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虽然,目前微软与苹果的零售店相差甚远,但毕竟微软是曾经的霸主,其实力不可小视。微软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他们通过零售店,向消费者完美地展示微软产品的真面目,与顾客建立好关系,推广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从而发扬自己的长处,占领某些区域市场。与此同时,也与苹果争夺市场,压制苹果独霸世界的“嚣张气焰”。
细节或决定成败
如今,苹果零售店发展一路飙升,微软也一路紧追,快速崛起,其成功有他们自己的“秘诀”。
做出好的产品是最重要的。拿苹果零售店来说,苹果每年都会推出新款iPhone,并且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据悉,iPhone5又将于今年9月前后发布。微软也有明星产品,这些明星产品的光环也会波及到其它一般的产品。正因为不断的创新,新品不断诞生,有过硬的主打产品,才使之有较高的关注度,而较高的关注度和用户的喜好度是销量和盈利的基础。这也是苹果和微软零售店强大的其中一个原因。
其次,用户服务至关重要,更具人性化、亲和力的服务往往会为产品增添筹码。苹果严格控制员工与顾客互动交流的方式,他们会对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培训,让用户感觉到他们的亲和力。每到新产品推出用户在零售店排队等候购买时,苹果公司会提供饮料、快餐、遮阳伞等,这么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的服务,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苹果呢。微软所雇的员工也是相当优秀,并且也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他们都是用心去做好零售工作。
另外,细节对成败有很大的作用,零售店应该注重细节,包括产品、服务,甚至是零售店的空间布局和店面设计,都要加以“精心雕琢”。据了解,苹果花在每间零售店的木材家具金额为31.5万美元,那么,一家小店成本为100万美元,豪华店就要2000万至4000万美元了。苹果零售店还会设计独特的店面,并且常常变换门店外观和氛围,不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微软也利用零售店的空间来诠释新的概念和技术,让顾客更好地了解其产品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的光顾。
本文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