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智能手机功能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不过,一个显见的趋势是,以硬件提升为主导的发展,已经逐渐放缓,并且遭遇瓶颈。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已经介绍了这的现象,并且认为智能手机未来的竞争方向之一是设计,而无边框设计会是一种趋势。当然,除了在设计方面寻求差异化之外,交互体验的提升,在2015年有望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突破口,在这方面,最可能的趋势就是语音。
自从第一代的iPhone将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从键盘转移到触摸之后,人机交互并未出现革命性的改进。必须承认触控操作是过去几年最好的方案,但它是否真的是人机交互的最优方式?答案是否定的,随着技术的改进,人们越来越期待由语音这种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沟通体验,转移到人与智能手机之间。
语音:人类天生的沟通方式
语音本就是人类天生的沟通方式,也是获取信息最自然最便捷的方式。尽管触摸屏比起键盘来,已经是人机交互的一种革命,但通过语音来“解放双手”,始终是人们希望在智能手机上进一步改善的方向。
从智能手机的实际用户体验而言,触控操作是典型的“树状结构”,从根节点出发到子节点,操作路径可能较长,且不易于查找。而语音则是扁平化的,没有任何层级限制,可直达目标,因而更加高效。
语音操控也可有效避免触控存在的盲区。比如,用户在开车时用触控操作手机便存在安全隐患;在诸如洗衣做饭这样的家务场景,也存在两手无暇顾及手机的情况。当然,智能手机大屏化趋势也给语音带来了机会——目前看来大屏幕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大屏幕的确会影响操作的便利性。
当然,上述这些优势并非笔者的发现,事实上语音比触控更有优势可谓业界共识。将语音操控融入手机也绝非新鲜事,早在非智能手机时代就有“语音王”存在,而智能手机发展今天,苹果、谷歌、微软三大巨头也都已经在语音方面拿出来自己的尝试。最引人熟知的是苹果的智能语音助手Siri,这个随着iPhone 4S推出的功能成为那一代产品最大的卖点。不过,有数据显示这一功能的使用率并不高,而之后谷歌和微软推出的Google now、小娜Cortana也是相似的情况。
一些软件开发商也推出了类似的APP,试图在某些场景或者功能下利用语音实现更好的操控。不过这些语音助手类的应用,大多变成了消遣娱乐的“游戏”,并未成为真正帮助人们操控手机的工具。
这些尝试不能算做失败,但它们的确都未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现有的语音功能过于依赖网络,响应速度并不理想;语音功能所能实现的功能有限,本土化服务资源接入也并不足。
属于语音的时代正在来临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之所以将语音操控认为2015年智能手机可能的发展趋势,是因为有终端厂商开始将语音视为智能手机操控的解决方案。
在笔者看来,语音功能要发展,必须由终端厂商主导,它不能是一个独立的APP,而应该是软硬件结合,深植于系统硬件平台底层的。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主导的语音功能,很难解决硬件方面遇到的挑战,从而导致不同型号的手机在语音识别率、反应速度、功耗方面差异巨大且存在诸多问题。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将语音视为新一轮人机交互的革命,也必须意识到语音的发展并不是要放弃其他的操控模式(正如即使触摸屏成为主流,但大多数手机仍需要一些实体按键)。事实上,只有将语音和如触控、体感等其他操控方式结合起来,用户才能得到更好的体验。这些都需要终端厂商在底层进行整合和优化。
由中兴发起的智慧语音联盟,就是这方面需求突破的范例。这一联盟包括语音处理芯片商(Audience)、语音识别软件商(Nuance)、搜索服务提供商(百度)、内容提供方(高德等)以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等科研机构。中兴希望通过整合行业领先的技术和资源,促进终端语音技术的发展,推动智慧语音的规模化应用和普及。
网络的发展也是语音功能有望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此前的一些产品尝试已经证明,单独依靠云端或者本地的语音功能,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语音功能只有将本地识别和云端计算结合,才能发挥本地的便捷性和云端大数据的优势,使语音使用更加高效且人性化。2015年4G网络的发展日益完善,会早就语音功能大发展的基础条件。
寻求智能语音的突破口
当然必须承认,目前的语音操控仍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基本的技术角度而言,语音降噪性(即不同噪音环境下的识别率)仍需要大幅提升,以实现嘈杂的环境下自然、有效地语音识别;不同口音的识别也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方言种类众多的市场,对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外,目前的语音功能主要还停留在辅助操控方面,可预见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唤醒到所有应用的全程语音操控体验,但这距离理想中的“智能语音”还有很大差异。用户真正期待的是和智能终端之间形成“对话”,真正完成人性化的智能处理,而不只是简单的操作。这一点,还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来支持。
无论如何,语音之门已经打开,作为人机交互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必将真正融入消费者生活,带来整个行业的变革。谁能率先破局,就能冲入价值链的制高点,成为新一轮的信息产业革命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