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从1996年11月,北京首都体育馆西门外,一家名为“实华开”的网络咖啡屋的诞生,网吧至今,已走过了10年历史,从最初年轻人的时尚之所,到后来,“网瘾”少年的大量出现,以及与网吧相关的网络犯罪案件的增多,网吧,在人们心目中演变成了滋生社会不良现象的土壤,十年命运迥异的演变
,究竟孰是孰非?
网吧180亿财富难脱“原罪”
关于中国第一家网吧出现的时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个比较普遍承认的日期是:1996年11月,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西门外,一家名为“实华开”的网络咖啡屋诞生。从此,网吧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为广大公众所接受,并成为公众新的大众文化娱乐平台。但好事多磨,自网吧诞生之日起,网吧产业就在风雨中飘摇,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从2000年开始,随着网络使用成本的降低和网络游戏的发展,全国各地的网吧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网吧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娱乐场所开始得以普及并成为令人瞩目的信息产业。
如今的网吧产业,在中国已带动了电信接入商、计算机生产商、游戏厂商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中国网吧历经1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较大的产业规模与影响,成为一个每年产值超过180亿元,就业人口超过百万的新兴产业,产生了飞宇网吧等全国知名的网吧品牌,并带动电信、IT硬件、软件等关联产业全面发展。同时为广大百姓吸收优秀的网络文化、获取知识、进行网络娱乐提供了基础平台。
但是网吧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更多的负面效应,具有与生俱来的“原罪”。很多新闻里,青少年学坏、身心扭曲、未成年犯罪等都和网吧不可避免地“链接”在一起。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网吧的“原罪”,是不可饶恕、不可化解的,所以只有一关了之。
山西方山清洗所有网吧事件
网吧被“妖魔化”的事件,今年被推向了一个高潮,山西方山县,一个西部贫困县,一夜间全县网吧彻底消失,成为全国唯一的有网络而无网吧的县城。该县取缔所有网吧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轰动和争议。
据说,整个事情缘于一名网瘾少年写给县委书记的一封求助信。持异议的说此举“善意但不理性”、“侵害了网吧业主的利益”,甚至说这是“懒政”;支持者则称县委、县政府快刀斩乱麻,大快人心,为这位县委书记的铁腕鼓掌喝彩。争论焦点最后延伸到“网吧管理”、“网吧该不该存在”、“互联网是好是坏”等更大的问题上。对扑面而来的质疑,方山县进行了辩护,促成这次网吧取缔风暴的方山县委书记张国彪认为,目前,该县城里的网吧消费主体是中、小学生,而国家相关法规不允许未成年人进网吧,于是县城里的网吧全部违法。
网吧对学生是“电子鸦片”,那些拥进网吧的学生们不是玩游戏就是上不健康网站,不仅影响学习,还对身心成长带来不良影响。这种观点在方山县官员和学生家长中得到广泛认同。当地一份报纸这样描述网吧的危害:“长期沉迷网吧,致使学生视力下降、营养不良、发育畸形、成绩倒退,有的学生为上网吧,竟走上了偷盗、敲诈、勒索抢劫的迷途。”
“蓝极速”成网吧十年分水岭
被大火烧过后的“蓝极速”网吧
“网吧被妖魔化”的标志性事件是始于2002年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两个少年在网吧纵火,导致25人死,12人受伤,其中多数是未成年人。事件发生后,2002年11月15日起国家颁布施行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是政府为加强网吧管理而出台的一部行政法规,从事件发生到条例出台,间隔不到5个月的时间。
“蓝极速”事件也成为网吧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该事件,对网吧行业,产生了全国性的深远影响。从此后国家、地方两级政府十几个部门同时上阵。”资深互联网评论家麦田总结网吧十年历史,以“蓝极速”事件为分水岭,把网吧发展分成两个时期。
《条例》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处罚程度上都远远严格于先前由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成了约束网吧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条例》除了规定一系列烦琐的审批程序外,还设置了许多条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规定。例如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对上网消费者身份进行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登记内容和记录备份至少保存60天;网吧内禁止吸烟。
相对这些硬性规定,还有更难把握的界限,例如网吧不得传播“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不得发布“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信息。
网吧产业生存环境的恶化还来自“黑网吧”的威胁。现在黑网吧泛滥成灾,合法网吧与非法网吧比例过于悬殊。在北京,这个比例为1∶11,大量没有登记备案的网吧凭借成本优势挤压正规网吧,也给市场监管带来很多难点和盲点,违规经营难以遏制,埋下很多安全隐患,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网吧仍有生存下去的充分理由
可以看出,网吧产业面临的困难最主要是社会对网吧缺乏认同,将许多不良现象归咎于网吧,网吧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滋生社会不良现象的土壤,影响了网吧行业的正常发展。
事实上,网吧本身并无所谓对错,网吧存在有其客观且充分的理由。一是全社会都要与时俱进,现在人人都在努力追赶信息化、网络化的浪潮,网吧成了人们学习上网的一个重要场所;二是没条件自己拥有电脑上网的人是绝大多数,而每小时几元的上网消费一般人都有能力支付;三是网吧成为流动人员了解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出差人员有一半是通过网吧跟外界联系,而记者赴异地采访也有不少就是在网吧里传送新闻稿件。
目前全国有20多万个网吧,从拉动投资的角度分析,平均按每个网吧投资30万元计,仅此就拉动消费600多个亿。这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销售,而且还将带动电信业的发展。另外,按平均每个网吧有6个工作人员计,仅此就解决12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即使在管理部门中,也有类似“挺网吧”的声音出现。有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表示,目前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是2002年开始施行的,4年以来没有经过任何修改,一些规定已经不符合现在网吧发展的现状,“条例过多顾及了未成年人的权益,强调了网吧‘危害’的一面,但是对网吧作为市场主体、需要有正常的生存空间考虑不足。”
“网吧门槛如果太高,可能反而会刺激违法‘黑网吧’出现。”这位负责人说。记者了解到,对于“管理条例”的修改已经列入了今年的国务院工作计划,在北京、长沙等城市,已经开始试行延长网吧营业时间。据《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
网吧·大声说
网吧并不该死
曾经“气焰嚣张”的网吧现在“规矩”多了。全国性的整治网吧行动开始以来,网吧有了爸爸、妈妈、公公、婆婆的照管,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网吧的爸爸是谁?公安部门。各地公安管理网吧治安,对“网吧”的安全全面审核,形成秩序井然的治安环境;网吧的妈妈是谁?文化部门。各地文化部门负责内容把关,专门查处“网吧”不健康电脑游戏,保证网吧的健康文明的发展;
网吧的公公是谁?工商部门。各地工商严格审查执照,若有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一律严惩,保证网吧经营守法;网吧的婆婆是谁?电信管理机构。电信负责“网吧”经营许可审批和服务质量监督,保证网吧服务到位。
在四大部门协同监管下,网吧室内有摄像扫视,上机有软件监察,安全消防设备常备,网吧自己也常常警钟长鸣。这一切显示了网吧整治行动的成效,对网吧的管理已然走上正规。在这样的前提下,网吧的如何经营就是一个问题。网吧现在活得怎么样?
一问,则叫苦连天。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利润低,压力大。
这压力主要来自于媒体。长期以来,网吧都是媒体妖魔化的对象。仿佛网吧就是洪水猛兽,就是一切罪恶的渊源,就是颠覆我们社会和生活的凶手。几乎,凡是有关网吧的社会新闻,十之八九都是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一说起网吧,在公众心目中就是一个游戏厅、赌博室、一个人人自危,治安很有问题的地方。其实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那些不过是个别发生的局部现象。随着政府相关制度的出台、相关行政部门管理力度的加大、教育机构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网吧行为的重视,监管到位,青少年的网吧行为其实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网吧在信息社会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已经形成了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大多数人而言,现在,电脑还是个奢侈摆设、网费还是比较昂贵。网吧,是社会基层大众接触信息时代,进入数字世界的唯一去处。谁能剥夺人们与时俱进、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利呢?因此。这样看来网吧并不该死。肖容
网吧·面面观
批评者
“网瘾”“不安全”网吧的致命伤
网吧招来最多诟病的,是让未成年人产生“网瘾”,从而耽误学业,甚至引发危险。“以前学生们逃学,我们常常没地方去找。现在逃学,到附近的几家黑网吧中转一转,十有八九都在里面。”一个中学老师表示。
另一个主要的批评声音来自网吧的“安全”问题。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导致网吧成了“过街老鼠”,也直接导致了严厉的管理措施出台。
“现在回过头看,这场大火本质上是一起故意纵火的刑事案件,当然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在消防方面有严重漏洞,也有很大责任。但因此而否定所有的网吧,未免有失公允。”一位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安全条件不合格的网吧,主要是黑网吧。有合法运营资格的网吧,经营是比较规范的。”
支持者
网络门外汉难进主流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前两年的“人人喊打”相比,如今人们对于网吧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在记者对多位中小学老师和家长的采访中,多数人对孩子上网持宽容的态度。但部分家长坦承,自己不怕孩子上网,怕的是孩子以“上网学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蒙蔽家长。
年轻人的想法则更为实际:不少学生表示,如果是个网络的“门外汉”,与同学就没有共同语言,也很难打进“主流”的圈子。
“与不上网的孩子相比,‘网虫’们的电脑知识肯定更加丰富,这让他们在年轻一代的‘话语系统’中享有优势。”专家表示。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对于国内现在大力推动的“动漫”和“游戏”产业,网吧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网吧从诞生开始,就是和游戏捆绑在一起的。”
网吧·大事记
网吧这十年
1996年至1998年
网吧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不仅上网,开始成为游戏场所。单机游戏为主,价格10元~15元。
1998年至2000年
网吧数量迅速膨胀,开始大规模的业内竞争。管理放松,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2001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网吧专项清理整顿活动。
2002年6月16日
凌晨,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大火,25人死,12人受伤,其中多数是未成年人。该事件引发国家对网吧加大监管力度,半年内共依法取缔网吧3300多家。
2003年4月
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国内网吧行业正式开始了连锁化的发展道路。国内网络游戏也开始了飞速发展。2003年6月
文化部批准10家单位筹建全国性连锁网吧。
2004年6月
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美籍华人陶宏开教授,在社会上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目前已经在全国70多个城市开展活动,做了近千场报告,亲自挽救了500多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他被誉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