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法帮建议:
创业初期可以选择外包公司处理财税问题,但应当通过朋友推荐等可靠渠道寻找比较专业、值得信赖的外包公司,尽量做到账目清晰,不会因为外包财务或公司财务人员流动而产生衔接问题。如果说早期业务较少,没有太多太复杂的财务问题需要处理,外包公司还能应付的话,那么,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当及时聘请专职人员了,譬如公司进入融资阶段,可以通过投资人等各方推荐聘用全职的专业财务人员。
4、劳动问题
创业公司的劳动问题也是一个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尤其是考虑到创业公司劳动制度不够规范,公司财力更加薄弱,人员流动问题比较突出的现状,问题主要体现为:
劳动合同:尽管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明白,聘用职工应当在入职之前签署劳动合同,但很多创始人忽略了要求核心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或在劳动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防止公司核心技术或信息(如客户名单、商业模式等商业秘密)的外泄、擅自使用或被友商利用;
社保公积金: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已经成为创业企业的重大负担,创业公司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动向,甚至有些创业公司开始听信专家的建议,考虑将人员“派遣”到成本较低的省份,但这些做法往往存在违规问题,一旦与员工发生争议,企业就会处于很被动的境地。
简法帮建议:
创业公司应该采用适当的版本与员工及时签署正规的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公司特点及员工工作性质还可能需要签署保密和知识产权转让协议;对于关键员工,还要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竞业禁止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公司需要向离职员工支付一定标准的经济补偿金;对于有志于融资甚至上市的创业公司,应当尽早开始为所有员工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5、重大合同
在笔者印象中,李嘉诚曾经说过,“没有律师的意见,我不敢在合同上签字”,创业公司没法以首富的做法来要求创始人,但对创业公司来说,应该注意对公司最重要的合同进行专业性的把控,法律风险集中体现在以下重大合同:
最重要的合作方或客户:投资人投资或收购方收购创业公司时,往往会要求公司提供前十名商业合作伙伴或客户的名单(譬如:以给公司带来的营业额大小为依据),及与前述商业合伙伙伴或客户的合作合同、框架协议等文件,并且非常关注这些重要文件的效力、约束性以及有效期等因素;
金额较大的单项合同:同理,虽然各家创业公司的情况不同,但投资方或收购方往往会关注公司签署的合同较大金额的合同,如果公司的合同中有一部分属于大单,这些大单可能取决于公司的模式,决定公司的前景,也是创始人和投资人都需要关注的合同,合同的可持续履行可能对公司影响很大;
关联交易合同:另外一类常见的问题合同是公司与其创始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联交易(包括借款、担保等)合同。公司与公司创始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或间接持股或控制的企业(如有)如果有关联交易,不仅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还可能会因为交易不公平招致税务问题。
简法帮建议:
创业公司如果没有预算聘请专业律师,难免会面临合同上的一些缺憾,但创始人至少需要关注公司最重要的合同,尽可能聘请律师起草或审查,哪怕是制作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业务合同模板也强于临时抱佛脚到网上拷贝自制,并要注意及时续期合同。
创业公司与其创始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联交易,尤其是股东借款、担保等如果不能避免,至少应当按照独立原则保证公平,既要避免创始人侵占公司利益,又要避免无文件证明的无限投入,避免公司和股东“一家人”混同的想法,将有限公司变成了一个无限责任的“无底洞”!
6、政府监管合规
政府监管可能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有些领域的监管呈现出减负的趋势,比如年检已经变为年度申报,可以在线进行,创业公司面临的监管合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立和变更:国内公司注册在前文已经提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采用境外架构安排(如VIE),创始人在设立每家境内外公司时,应依法获得审批和登记;
行业监管:创业公司如果从事受政府监管的特殊行业,公司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也应包含其所从事的业务领域。为了获取某些牌照,特定的公司要符合某些资质要求(比如申请ICP证的内资公司需要有相关的域名、商标等资产)。
简法帮建议:
为了合法和快捷地完成境外架构的搭建,公司应尽量选择口碑好、业务好的代理(尤其是VIE架构搭建中的37号文登记),通常在融资律师的帮助下,保持和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良好沟通。
公司设立后,根据未来的业务要求,公司应尽早开始申请各类牌照和资质,并及时按照要求年检。如果集团中某些公司已取得某类牌照和资质,应尽量用取得牌照和资质的公司运营有关业务,签署有关业务合同。譬如:某子公司有增值电信的经营范围,就应由该子公司从事有关增值电信业务,而不是用集团其他没有牌照的公司去签署有关业务合同,避免违规风险。
7、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版权(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三个方面,对于技术类的创业公司来说,获得知识产权垄断保护的技术可能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创业公司通常存在问题包括:
知识产权注册:知识产权经过注册赋予权利人一定范围的垄断,但注册需要费用和时间,除了上文提到的商标注册问题之外,专利权的申请和版权的注册往往容易被创业者所忽略,实践中已经碰到有些创业公司因为没有注册知识产权而损失了很大的溢价空间;
知识产权侵权:创业公司往往经济能力有限,在创业初期不太注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问题,但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成为权利人重点打击对象,比如在融资或上市的重要关口,就会有权利人“碰巧”寄来律师函。
简法帮建议:
如果创业公司已经注册完毕,应尽早将有关知识产权注册在公司名下。在注册公司之前,也可以暂时先将其注册在创始人名下,如果是注册在多人名下,就要处理好利益关系;像商标这样暂时无法以国内个人名义注册的,甚至可以考虑通过可控制的公司先行注册,然后再转让,如果过于繁琐,至少应当在创业公司设立后及时申请注册选中的商标。
创业公司应当注意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需使用他人知识产权,应以正规方式取得授权和许可。如果遇到权利人的权利主张时也不必惊慌,查清情况后再聘请专业人士处理,即使进入诉讼阶段也还有谈判的机会,而且创业公司毕竟没有很强支付能力,权利人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8、争议、诉讼和政府调查
任何创业者都不希望摊上官司,更不希望成为政府处罚或调查对象,下面是创业者常见的法律问题:
法律意识淡薄:很多时候创业者被迫面对诉讼、争议或政府调查,是源于创始人法律意识淡薄,商业模式设计不考虑法律监管框架,明知违规风险却视而不见,或者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尽早防范争议、诉讼和政府调查的风险;
创始人过于纠结:还有些创始人对于争议过于纠结,有的创始人会在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内,宁可放弃更加胜任的律师而选择更低价的律师;更有人基于之前有限的经历,坚持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必须约定在自己家门口的法院,从而损失掉重要的交易机会,这样的纠结与法律意识淡薄同样不可取。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