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南京举行。截至目前,暗物质卫星“悟空”已正常运转328天,飞行5011轨,姿态稳定,已完成全天区覆盖,共探测事例(包含各种粒子信息的数据)约16亿个。
(图为暗物质卫星“悟空”发射)
去年12月17日发射升空的“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和粒子鉴别能力最强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它由卫星平台和四个有效载荷组成,有效载荷分别是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共同构成一个高能粒子探测器望远镜。它们各司其职,又联合执行任务,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入射粒子的方向、能量和电荷。
“天性奔放的‘悟空’,上了天比在地上更‘精神’。”中科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总结道。在发射升空一周后,正式开工的“悟空”启动几分钟内,就向他们发出了需要的各种事例,给了他们巨大的惊喜。随着时间推移,“悟空”的表现越来越好,等到三个月的在轨测试结束后,所有参与评审的专家给其表现打了100分。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10日,暗物质卫星“悟空”在轨运行328天,轨道高度稳定在504公里左右,姿态稳定,卫星关键遥控、载荷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实验室总工程师伍健介绍,为提高准确率,科研人员仍在不断修正数据标定和重建的模板,累计已修改了4600余次。每一次大的修改,都要将所有的数据通过后台的“小超算”,重新“跑”一遍,现在10个月的数据处理一次需要4天的时间,工作量相当大。
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常进说,“测得准、高效率、低本底”是“悟空”的目标。目前“悟空”运行状态非常好,传送回来的数据也远远超出科研人员的预期。随着数据的不断累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获得突破性成果,为空间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