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上周发布了新的台式机Surface Studio。微软此举似乎是在抢苹果的镜头。
Surface Studio带来了高分辨率、超薄的屏幕,聪明的设计,以及创新的点击滚轮。BI记者史蒂夫·科瓦奇(Steve Kovach)评论称,“Studio不是一台计算机,而是一个全新的计算机门类,一种已令用户感到兴奋的台式机/平板电脑跨界设备”。
次日,苹果邀请记者前往加州库比蒂诺总部参加该公司的发布会。苹果发布了新款MacBook Pro,其总体设计与以往多年的MacBook Pro类似,但引入了集成Touch ID指纹扫描技术的Touch Bar触控条。
全新的Surface Studio和老生常谈的MacBook Pro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过去多年中,微软给外界的形象通常是古板、守旧。然而,该公司的创新能力似乎正在胜过以“不同凡想”而闻名的竞争对手。
考虑到微软推出了Surface Pro平板电脑、Surface Book笔记本,以及Surface Studio台式机,Mac的支持者不禁要问:为何苹果无法开发出更优秀的Mac电脑?
Mac的粉丝或许并不喜欢苹果给出的答案。Mac的替代选择就在这里,名为iPhone,或许你早已听说过这个名字?
停滞不前
苹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这是由于iPhone的帮助。尽管Android系统主导了智能手机市场,但截至2015年底,iPhone的盈利能力要超过所有Android厂商的总和。此外,iPhone推动了苹果服务业务的发展,其中包括Apple Music、iCloud,以及App Store等。
最终随着iPhone的发展,Mac对于苹果的重要性越来越小。自2011年以来,Mac业务的营收就在逐年下降。
毫无疑问,苹果可以向Mac业务投资,开发出可以匹敌Surface Book的触摸屏MacBook。利用庞大的现金储备,对苹果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是极限。
不过苹果的举措与投资无关,也并不是要在PC市场击败微软。尽管苹果不可能正式承认,但该公司的真正目标是确保Mac业务保持“冻结”状态。
按下暂停键
尽管普通用户希望购买触摸屏Mac,但苹果已将重点转向了iPhone和iPad。推出触摸屏Mac很可能会令市场感到迷惑,导致开发者社区分化,暂停苹果的整体转型。例如,用户将会犹豫,是要购买适合办公的iPad Pro,还是触摸屏Mac。
毫无疑问,对大部分人,尤其是学生和创意工作者来说,通过iPhone或iPad去做所有工作很困难。
不过可以思考如下问题:相对于2007年刚刚推出时,iPhone的功能有了多大的改进?在苹果推出App Store之后,类似谷歌文档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目前,这些应用的功能正在优化,其功能已成为全球数千万用户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如果希望iOS系统能取代Mac(或是Windows PC),那么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我们已经看到了苹果在这方面的思考: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已将大尺寸iPad Pro定位为笔记本的替代选择。
因此在全世界等待iOS成熟的过程中,苹果仍需要为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去维护Mac业务,对这些用户来说,iPad远远不够。这是个微妙的平衡:如果苹果让Mac变得非常先进,那么将影响iPad的普及;如果明显落后,那么苹果的用户将会流失。
如果苹果开始发展现实增强,甚至听觉计算等先进产品,那么可以相信,这些工作的核心将围绕iPhone,而不是Mac。
因此,我们看到了诸如Touch Bar的产品,即新老计算技术之间的平衡。
微软的介入
对微软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机会。
微软的智能手机业务宣告了失败。到今年底,Windows Phone平台的全球市场份额预计将跌破1%。由于PC市场整体的滑坡,而智能手机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软Windows业务正面临危险。
Windows10的设计正是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将传统的Windows桌面体验与全新的、对触控友好的界面结合在一起。Windows 10希望在平板电脑上带来类似PC的体验,而在很大程度上这款系统取得了成功。在苹果希望平衡新老平台的同时,微软带来了一款更成熟的操作系统。
苹果目前正在Mac和iPad之间搞平衡,因此对微软来说,目前是完美的时机去吸引用户。Surface产品线正是瞄准了这一机会,而微软的思路是帮助用户高效的完成工作,同时带来创新的触摸屏体验。
很明显,微软希望全球用户都接受Surface系列产品。但即使用户没有全面接受,微软的举措也可以证明,该公司的硬件团队能做到苹果无法做到,或是不想去做的事情。
关于微软在创新性上可能超过苹果的讨论自身就足以表明,微软的战略行之有效。这至少能让外界去考虑购买Windows电脑。
目前真正的比赛在于,微软能否借力Surface去推动Windows的重新增长。而微软必须抢在苹果处理完当前危机,推动计算机继续发展之前。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