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联想在Tech World大会上发布了Moto Z。时隔三个月之后,这款模块化手机终于被带到了国内。
依稀记得Moto在2004年推出的翻盖手机V3曾风靡一时,此后“超薄”一词便开始贯穿在Moto高端手机产品线当中。直到2011年,Moto带来了7.1mm机身厚度的Droid Razr刀锋,令Moto粉丝重新为之疯狂。
曾经Moto手机在硬件性能上并不占优,但依靠超薄设计、凯芙拉材质甚至是长续航也赢得了不少市场认可。如今归并到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开始尝试定制化转型,先后发布了国行Moto X、Moto X Pro、Moto G以及继任者Moto X Style、Moto X Play。
在Moto Z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联想与Moto求变的决心,除了超薄机身的回归,还有对模块化设计的孤注一掷。
重返“超薄”,这次是5.19mm
第一次见到Moto Z时,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情不自禁地惊呼:“这手机好薄啊”。Moto Z超薄的设计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
流金黑色版Moto Z设计精致,采用军用航空级铝合金和不锈钢材质制成,机身加入了一层纳米级防水涂层,给人的感觉是很完整的一体化设计。Moto Z厚度仅有5.19毫米,重量136克。在同级别的大屏手机中算是重量控制得很完美的一个了。
机身正面配备5.5英寸AMOLED屏幕,分辨率达到了2K级别,显示效果极其细腻。屏幕下方是一个非常小巧的正方形指纹模块,和iPhone 7一样也是触控式的。由于还增加了moto商标的缘故,因此会显得下巴更长一些,牺牲了对称性。
之前采用这种设计的手机并不多见,比如HTC One M9+以及一加3。指纹录入过程简单,反复按压12次可以录入一组指纹。实际的指纹识别速度很快,各个角度下的识别准确度理想,而且还能在熄屏下解锁,除了解锁和长按熄屏,Moto Z指纹模块支持支付宝秒付。
Moto Z背部是标准的三段式设计,上下两侧采用亮面玻璃。最显眼的部分是那个突出于机身的1300W镜头,金色边框看起来很有质感,辅助拍摄的是冷暖双LED闪光灯。
背部下方是Moto Z主打的模块化设计磨磁触点,能和第三方的配件通过吸附的形式扩展使用,比如电池模块、投影模块、扬声器模块、摄影模块以及背壳配件等。
作为超薄手机的代表,Moto Z的机身再一次做出了“减法”,比如前置扬声器和听筒设置在一起,省掉了3.5毫米耳机接口,换成了USB Type-C接口。这一点Moto Z算是和苹果一样走在了前沿。
机身顶部是双卡双待4G卡槽,卡1为nano SIM卡,卡2为nano SIM卡与micro SD混插卡槽。取卡的时候要注意,Moto Z卡槽是需要用取卡针插进去然后往外拽出来。音量键以及电源按键设计在手机右侧的位置上。
Moto Z的设计的确很出众,尤其是5.2毫米的机身厚度,还有颇具质感的金属机身。然而也有一些还能改进的空间。
比如超薄的机身牺牲了单手持握手机时的舒适度,拿起来会觉得很割手。下巴过长影响了一定的美观,为何不让指纹触控按键集成和ZUK U-Touch一样的功能替换掉虚拟按键呢?
另外就是处女座无法接受的背部镜头大幅凸出机身表面,不过如果你考虑购买一个背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电源右侧的音量按键有些太高了,男性用户用拇指都很难直接按到。
Moto Z为了追求超薄极致放弃了3.5毫米耳机接口,虽然整体性更好,但用户是否可以很快接受这种改变还很难说。除了直接用Type-C耳机,现阶段只能用转接线解决或者直接使用蓝牙耳机了。还有个严重问题,你以后再也不能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