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拍卖平台将6位省级高考(精品课)状元的笔记集中进行拍卖。拍卖活动追捧者寥寥,最终,只有三份笔记被拍出3000元或1000元,其余流拍。拍卖虽不热烈但争议不断,因此也有3位状元不堪网友评论的压力退出竞拍。
高考状元并不等于书呆子,能把笔记拿来竞拍,至少说明状元们有一定的经济头脑,这值得肯定,拿“想钱想疯了”指责状元是没有道理的。状元笔记可以卖,但能否卖个好价钱就不一定了,认为搭上“状元经济”的便车,连笔记也能拍出高价,未免太天真。
▲6月28日,长春市,一中考考场外,六位今年的高考生举牌销售“状元笔记”,贩卖考试成功学
此次竞卖追捧者寥寥,成交可谓惨淡,有人认为这是教育理性回归的证明,状元笔记已降温。事实上,这是一厢情愿。只要教育资源贫富不均的现状不改,只要高考状元依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全程见证状元出炉的状元笔记自然会保持相应的热度。媒体上,“状元笔记受热捧”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
这次竞拍为何不热烈?从市场角度看,定价太高,遇冷难免。状元笔记不止一家,买家货比三家后才会掏腰包。
从舆论角度看,差评如潮,生意自然难做。这些年社会对高考状元的非理性推崇,不断加剧社会的公平焦虑,已到了让人厌烦、憎恨的程度,甚至一些家长一边大骂炒作状元行为,一边热切关注有关状元的新闻。这种舆论环境下,拍卖状元笔记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即找骂。
成功没有捷径,状元笔记并不一定适合其他考生,生搬硬套可能误人子弟。此外,状元的诞生,与教师授课、中学管理、家庭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因素比状元笔记更重要。
如果说状元笔记“有用”的话,应是经验方法的借鉴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而多平台推出的状元笔记,以免费或微利的形式向社会开放,可以促进状元“专享”的精英资源向大众化转变,帮助普通考生突破外部环境的限制,取得好成绩。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