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位于卡拉维纳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右边就是大西洋
【7.2】欧空局的库鲁航天中心,上面的加勒比海清晰可见
在去年长征七号合练照片发布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发射架的转变——以往庞大的发射塔,被简练的发射架代替了。在去年的长征六号的发射,也采取了这样的技术,甚至做的更进一步——直接用发射车转运。
【8】转运车的轮子呢Σ(°△°|||)︴原来是太小了啊╮(╯▽╰)╭
在以往的发射准备过程中,我们的火箭从组装中心到发射塔,需要垂直转运一段路,几乎没有任何的支撑。由于火箭很高,因此其重心也很高,在风太大的时候,转运工作就相当的危险了。这对于火箭的发射准备也是比较不利的。
【9】这么大个转运,没有任何辅助……慌了吗?
以往的发射塔兼职了火箭组装间,所以做成这么大。但随着火箭发射频率的增加,发射准备时间也逐渐缩短,垂直转运就能满足这一要求。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发射塔已经只有固定与燃料加注的职能,这样就能做的很轻,让连箭带架的转运成为了可能,从而减少了对转运环境条件的要求。当然由于发射塔实在是不能轻易废弃,而且组装厂房到发射塔的转运轨道是固定的,于是另外三个发射中心的火箭就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
【10】你可以想到整个脐带塔从组装间里头出来的样子了吗?
打一枚火箭也是一件比较烧钱的事情,不借这个机会带一点载荷简直对不起它。去年长六的发射,一下子携带了20颗卫星,全部入轨并且测控成功。而长征七号也不例外,它带了一个重量级乘客——新型载人飞船的小尺寸模型。
【11】新式载人飞船的设计图,看到有什么不同了吗?
我国现在使用的神舟载人飞船,已经让大家所熟知了。它借鉴了前苏联“联盟号”飞船轨道舱、返回舱以及推进舱的结构,于是也设计了三个舱室。
【12】这是兄弟般的飞船
而新的载人飞船,去掉了轨道舱,仅由指令舱与推进舱构成,与美国的一些飞船更为接近。
【13】新的载人飞船更接近美国的飞船,一股西方的气息……
那么为什么要去掉轨道舱呢?
从飞船的发展来看,轨道舱是一个多功能舱,实质上是没有空间站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可以进行活动,也同样能进行一些实验。而且中国的神舟系列轨道舱还能在轨运营一段时间,提供更丰富的数据。特别的,在神舟七号上,轨道舱还被魔改成了气闸舱,成为了航天器/太空环境的过渡舱室。
但随着空间站计划的提出,“天宫”系列轨道飞行器的成功运作,航天员已经能够有更加宽裕的工作与活动环境,轨道舱已经逐渐失去了它的意义。而当我们去掉了轨道舱后,返回舱与推进舱能做的更大,从而可以携带更多的乘员以及更多的燃料。为今后更进一步的载人航天工作(甚至是载人登月)打下坚实的基础。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长征⑨号团队 姚智恺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