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民表达愤怒时,他们其实是想表达什么?
网络评论正在成为这个国家重要的舆论场。在诸多热点新闻的评论栏,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或理性或热烈的意见呈现和情绪表达。
这些评论(伴随着转发),会将新闻事件的热度进一步放大,引起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刨根问底至水落石出;但有时,负面消极情绪的爆发,也阻碍了大众对事件真相做出准确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什么内容容易让人们留下消极评论?
社交网络让人们变得更加情绪化了吗?
消极评论也可能带来积极作用吗?
真象宝箱:
·四成网民曾经发表过批评/吐槽等负向评论,其中男性网民比女性网民更显著;
·民生、贪腐和恶性事件/暴力,是最容易引发负向评论的内容,主导的情绪是对于事件的反感和灰心,以及忧国忧民情绪;
·发表评论之后,高达九成网民会有关注事件后续发展的需求;
·新闻事件会因为网民的愤怒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本质,是社交网络构建的虚拟共同体通过互不相识的个体的声音和互动形成社会反馈,从而使得人们更容易在弱关系中产生同理心;
·网民的负面情绪通过社交网络而具有了更强的传染力,它可以增加弱势个体的话语权,甚至可以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尽管这样的结果并非多数,但是也是对于网民愤怒的可行的引导方向。
数据揭秘:是情绪的发泄,还是真实的愤怒?
A.网民三大“敏感神经”
发表过负向评论的男性,在全体网民中占比46%,比女性高16%。
当问及“什么内容更容易留下负向/消极评论时”,高达74.2%的有过这类行为的网民,选择了“可能影响民生的事(如房价、就业、看病、税收等)”,选择“贪污腐败”类内容的达61.8%,接下来是“恶性事件/暴力”(51.3%)。
这三大类事件最靠近是网民的“敏感神经”。
名人丑闻/明星绯闻相关内容,可能触发两成左右网民留下负向评论。而不分内容只是习惯留下负向评论的网民占比非常低,只有4%。
B.消极负面评论主要源自“灰心”和“爱国”
调研网民留下负向评论的心理后,真象团队发现出于“对事件反感或者灰心”(76.1%)和“有忧国忧民心态”(56.7%)是占比最高的两项。
而单纯因为情绪发泄和受到其他负向评论的影响而留下负向评论。“文章质量差/文不对题”和“令人情绪化的煽动性标题”会触发近三成网民的负面情绪。
可见,负向评论归根到底最主要是由于新闻事件本身所引发的,但是措辞行文、情绪化标题和已有的负向评论对于网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略。
C.从愤怒到行动的距离有多远?
在评论区中发表观点,是互联网带给大众的意见表达便捷平台。半数网民认为自己发表过的评论中,经过深思熟虑的内容居多;另一半则会发表更多或持平的情绪化评论。
当问及在评论之后是否会继续关注事件后续进展,35%的网民会经常关注,58%网民偶尔关注。这表明大部分网民对评论过的事件,存在跟进深入了解的需求。
这一需求会让媒体在进行个性化新闻推送时,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即向发表了评论的网民推送关于其评论文章的相关报道和后续进展,使得网民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有完整的了解。
D.半数网民认为“素质提升”是关键
随着互联网社交在我们生活中的渗透率逐渐增高,一些新闻事件会因为网民关注和评论而迅速发酵,我们也似乎变得更加在意素不相识的网民的观点。
调查显示,有四成多网民认为,评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信息和民意。
56.7%的人认为网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超过四成人认为评论可能歪曲或夸大了事实——相比而言,三成多人认为评论帮助更全面地了解了事态发展。
认为“负向评论太多,令人压抑”的网民占34.2%,认为评论“偏激但过瘾,是发泄途径”的网民占19.2%。
最后谈谈:社交网络让我们更情绪化了吗?
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愤怒的声音如此容易被激发和放大?
研究显示,互联网对于人们情绪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Facebook曾做过一个备受争议的实验,悄悄改变689003名用户动态汇总页面中出现的内容,对比增加积极情绪内容和增加消极情绪内容后用户的行为。
在为期一周的试验中,发现积极情绪内容的用户会发表更多积极内容,消极情绪内容的用户也呈现出更多消极情绪,而看到较少情绪化内容的用户发表的内容也变少。
这种社交网站上的情绪传染效果之显著令人“细思极恐”:我们的情绪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被操控。
“情绪传染”的现象也可以用共情(empathy)效应来理解。共情又称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体会理解他人的情绪的能力。社交网络将无数人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弱连接的整体。这种“虚拟共同体”使得人们更容易产生共情。
在网民表达愤怒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动机。可能是出于反对、反感,可能是本身就有些消极和灰心,可能是受到了煽动和误导,也可能只是单纯的情绪发泄。
这些不同类型的愤怒,对于事件的发展,很可能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举前不久发生的女孩在和颐酒店遇袭事件,还有最近的魏则西事件,公众的愤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事件的查明和责任的追究,甚至增加了弱势个体的维护权利的能力。这样的愤怒用在了“刀刃”上,最终可以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究其本质,是因为社交媒体将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代表社会反馈的虚拟共同体,让看似陌生而无关的人产生同理心,甚至走入事内,付出关注甚至行动。
然而,愤怒、抗议和抱怨并不是总能解决问题。上面的调查结果反映出了网民对于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如果评论的管理可以更加智能化,比如在监测到了负向评论之后弹出进一步调研的窗口,收集关于某项措施的想法和建议、关于某件事的立场,则推动了从愤怒到微小行动的转变。
媒体单向输出的时代已被颠覆,互动和个性化定制是新媒体正在发生的未来,这需要媒体对于用户需求偏好的更加精准的把控,需要结合用户洞察和技术将受众细分做到极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争夺流量之战使得新闻资讯使用夸张的标题抢夺用户哪怕多一分钟的碎片时间。而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网民表达愤怒的声音都永远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Th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