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有两个主角,首先就是维旺迪。
维旺迪是一家法国媒体公司,规模庞大得令人感到不安。其主营业务包括音乐、电视、电影、出版、电信等等。
育碧是一家由Guillemot五兄弟在1986年建立的公司,其最早的业务大概相当于卖卡带的二道贩子。尽管出身寒微,时至今日,育碧已经成为了游戏界最具活力也最具规模的几家大公司之一,其员工已经逼近万人,分支机构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光在中国就已经有了两间工作室。其制作与发行的产品总数非常惊人,业内鲜有对手能够与其比肩。
不过游戏产业的“巨头”和传统产业的“巨头”往往在体量上相差甚远,从市值上来看,育碧大约是30亿欧元,维旺迪的市值则高达250亿欧元。如果再把公司的结构关系等其他因素考虑在内,两者若是狭路相逢,维旺迪无疑是一条大鱼,育碧则是一条小鱼。大鱼现在已经张开了满是利齿的嘴,要吃小鱼了。
尽管在许多玩家中维旺迪的名字比较陌生,但它在最近几年里也已经成为了游戏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玩家”
为啥要买育碧呢?
维旺迪的传统产业里虽然不包括电子游戏,但从很久以前,他们就对这块新兴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扩张计划中,电子游戏产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正是在这份野心的驱动下,维旺迪在几年前高调收购了动视与暴雪,并将两者捏成了连体婴。可是,这场收购虽然让维旺迪控制了游戏界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品牌。无奈在2013年,维旺迪的其他产业因经营不善被迫重组,急需大量的现金。此时股价正节节攀升、且尚不属于母公司核心产业的动视暴雪就成了救命稻草,被再次转手卖出。
当年维旺迪卖掉了动视和暴雪,现在估计很想再买回来吧
这笔交易虽然是无奈之举,不过维旺迪却再这一买一卖中大赚了一笔,董事会对电子游戏产业的信心显然也因此得到的大大的提振。因此,在维旺迪缓过劲儿来以后,他们就又盯上了育碧。
维旺迪之所以选择育碧作为收购对象自然是有原因的。首先,育碧的盘口没有动视暴雪那么大,吃起来不是特别费劲儿。其次,育碧手中也握有许多极富影响力的IP,盈利能力也非常优秀,且近年来的发展前景还算不错,收购后业绩严重下滑以至于“砸手里”了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归根究底一句话:为了赚钱。
能否买的到手?
在维旺迪试图收购育碧的同时,他们还向另一家手游厂商Gameloft伸出了魔爪。由于该公司也是Guillemot兄弟的产业,其势头仿佛是要把五兄弟与游戏相关的产业连根拔起。面对这样的局势,Guillemot兄弟采取了坚决抵制的态度,一场没有硝烟的反收购大战也就此打响了。
在维旺迪的几番折腾下,育碧的股价可谓三起三落
由于维旺迪抢先出手,育碧在一开始就处于了守势。等到第一波收购结束时,维旺迪已经控制了育碧10.39%的股权,等到了2月末,其持股比例更是逼近了15%。反观Guillemot一方,整个家族目前只掌握着公司9%的股权。
这看似比较危险,但其实并不然。因为五兄弟虽然看似控股量较少,但是却通过各种方式控制着董事会15%的投票权。与此同时,他们此时还拥有公司另外两个大股东Blackrock投资公司与Fidelity投资公司的支持,三者加在一起,现任老板所掌控的实际投票权就达到了30%,比许多大公司控制者的掌控能力都还要安全上一些。
育碧眼下的两个盟友,他们两家总共控制着育碧15%的股权,至少在现在,他们表态支持现任老板
不过,这种安全指的是在日常经营时的安全。当企业面对着一个磨刀霍霍的恶意收购者时,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此,育碧的局势虽然还没有到即将崩盘的地步,但面对维旺迪虽缓慢、却坚定不移的向前推进着的欧元压路机,Guillemot家族依然要想办法至少获得超过一半的投票权,才能彻底阻止这次恶意收购。否则照眼下的情况发展下去,即便维旺迪一时半晌还控制不了育碧,他们也将能够在下一财年开始时借助股东大会把自己的人安排进育碧的董事会。如果事态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那育碧的处境势必更加被动。
为了增加对公司的控制权,育碧目前采用的手段还算比较中庸(比较激烈的潜在手段在后面,咱们等会儿再谈)。在2月末,育碧现任主席Yves Guillemot开始在加拿大寻找新的投资者。这招在反收购里叫做寻找“白骑士”。即寻找愿意支持现任老板的投资者为育碧注资,并把新增的投票权用来支持现任所有者对公司的掌控。目前看来,Yves Guillemot这次的求助宣传收效还不很明显,传说中的白骑士也还没有出现。不过相比之下,其在2月中旬公布的育碧在随后三年的发展规划倒是更有成效一些。在这份计划中,育碧的管理层预计将在2019年将公司的年收入提高60%,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了育碧的股价在收购狂潮中的进一步攀升,算是给维旺迪制造了了一些实打实的新障碍。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