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的去哪儿网在公布财报后没几天,就宣布接到了私有化要约,但买家居然不是携程。不过这也难怪,自从去年10月两家在一起后,去哪儿的表现一路走衰。
去哪儿网接到私有化要约,不是携程发来的
北京时间6月23日晚间,去哪儿网(Nasdaq:QUNR)宣布,收到一个不具约束性的初步私有化要约方案,买方以每股美国存托股30.39美元,或每一普通股份10.13美元的价格,收购去哪儿所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令人惊讶的是,发来要约的竟然不是之前合并了去哪儿网的携程,而是远洋管理有限公司(Ocean Management Limited)。根据该私有化要约显示,买方是专注于投资中国旅游相关产业的私募股权基金Ocean Imagination L.P的相关实体。
按照6月22日美股收盘的价格显示,去哪儿的股价为每股26.42美元,要约出价较该收盘价溢价达15%,总代价约43.76亿美元。不过,相对于30日前即5月24日的当日33.24美元每股的收盘价来看,要约出价并未显示溢价效应。
受到私有化要约的影响,近日去哪儿网盘前涨幅近10%,开盘后股价一路上扬至每股29.22元的高点,后小幅下挫。
去哪儿网和携程在一起后,亏损大幅增加
令人费解的是,此次私有化要约,竟然不是已经“联姻”去哪儿网的携程。
在分析原因之前,让DT君先说说携程和去哪儿网的合并过程。
去年10月,携程与去哪儿合并,此后携程拥有约45%的去哪儿总投票权。随着双方一系列的整合加速,从2015年12月31日起,携程开始合并去哪儿网的财务业绩。期间,去哪儿网的人事架构也日渐清晰:包括携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梁建章和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孙洁在内的四位携程高管将被任命为去哪儿董事会董事。而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离开,去哪儿网迎来了新的掌门人谌振宇。
6月16日一早,携程旅行网和去哪儿网同时公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先来和DT君浏览一下具体的业绩数据:
两家合并之后从体量上看,还是“胖了不少”的,获益于两家的合并,2016年第一季度,去哪儿网的总营业收入9.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0%。亏损也猛增到10.76亿元,增长了53%。
携程也是患了“消化不良”——2016年第一季度携程总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3.99亿元(约合6.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比上一季度增长45%。但是,携程当季亏损15.79亿元让整体数据不忍直视。
面对急剧扩大的亏损,携程方面将原因归结与去哪儿网的合并:携程整合了去哪儿的人民币11亿元(约合1.67亿美元)净亏损。
不过,如果不计股权报酬费用,携程的账面数据要好看不少。2016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携程股东的净利润为2.57亿元人民币,相比2015年同期为净利润3300万元人民币。但如果与去哪儿网合并财报后,携程的净利润要下滑不少。
携程管理费用激增,去哪儿员工大量流失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携程在合并去哪儿之后,管理费用激增,一方面可能因为重组架构合并了部分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员工大量流失也造成了很大的动荡。
据说,在携程和去哪儿在一起后,去哪儿网进行了一场组织架构重组,架构调整后,去哪儿的主要部门调整为大住宿事业群、机票事业群、无线事业群、智能住宿事业部、车车事业部、度假事业部。曾有去哪儿网的员工对媒体表示,在这轮部门重组里,不少员工纷纷出走。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架构调整有携程的影子,去哪儿网被迫将高星酒店业务交给了携程,大部分的去哪儿网酒店员工离职,酒店事业部成为了这次并购的重灾区。
机票业务萎缩,去哪儿网“该往哪儿走”?
携程与去哪儿网的“联姻”,没有让双方的机票业务共同壮大,相反,面对一轮又一轮的航司联合绞杀,去哪儿网的支柱——机票业务举步维艰。
而去哪儿网的2016年第一季度机票以及机票相关收入为5.582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2.3%。去哪儿网认为环比下降的原因在于总机票量的下降。
下降的直接原因来自国内航空公司的联手打压,从年初开始,南航、国航、东航等国内主要航司接连宣布宣布与去哪儿网终止合作。3月以来,各大航空公司还对代理商开刀,今年3月1日,国航宣布下线去哪儿所有的机票代理商产品。
面对此轮绞杀,去哪儿网不孤单,携程也在名单之列,不过,两家走出了两条路,去哪儿网在3月宣布要组建廉价航司,对抗航企。而携程选择了曲线救国——入股东方航空。目前看来,去哪儿走的路并不好,携程是不是好,也要看未来的大腿傍得扎不扎实。
选择私有化,对于去哪儿网而言,是否是条“康庄大道”,尚有待观察。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