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瘫痪四年的原运动员马克-波洛克日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接受了一种新型电刺激疗程。电信号通过脊柱帮助他重获运动控制。之后,机器人外骨骼通过感知运动信号帮助波洛克恢复走路的能力。
原运动员马克-波洛克于22岁失明,35岁时瘫痪。然而,39岁的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成为了第一位在机器人外骨骼帮助下实现自主控制运动的慢性完全瘫痪患者。
得益于一种新型电子骨髓刺激技术,在五天的培训后波洛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种新方法使用了通过电池供电的可穿戴仿生套装。该套装让人们可以以连续的步伐移动。
此次使用的方法包括在骨髓特定的位置施加不同频率的电流。一旦信号被触发,脊髓将重新接合其神经网络,实现对肌肉运动的控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波洛克接受了几个星期无脊髓刺激的体能训练后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接下来,他在一个星期内接受了五天、每天一小时的电子脊髓刺激训练。
“在过去几个星期的实验中,我的心率每分钟达138次,”波洛克说,“这是一种有氧训练区。这个速度是我瘫痪以来从来没有达到的”。“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作为一名运动员,实现这样的突破花费了我整个成年时期。”“在脊髓刺激下实现走路、心率的增加,以及逐渐明显的腿部感觉都让我爱不释手。我不想停下来。”
这项该研究将会由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协会——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发表。
此次研究的过程使用由里士满公司(Richmond)生产的机器人设备。与机械辅助不同,研究团队可以根据该设备捕获的数据,决定研究对象移动肢体的距离。“如果机器人做所有的工作,那么研究的对象会变得被动,他的神经系统也会关闭。”资深作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特聘教授博士雷吉-埃杰顿表示。接受电子刺激后,波洛克能够通过机器人的协助实现自主移步。这次,不仅仅是机器人设备在移动。
“对于那些受到重伤但未完全瘫痪的人来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们可以在这些干预措施的帮助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机能”埃杰顿说。
Christopher and Dana Reeve基金会为此次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主席兼首席执行官Peter Wilderotter表示,“鉴于骨髓损伤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存在一个通用的治疗方法。这样看来将不同的干预措施组合起来可能能够实现患者的功能性恢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骨髓研究领域一种新的方向和途径。这样的方法甚至在脊髓受伤几年后仍能够激发骨髓的潜能。”他说,“在更多资源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在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的进步”。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