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内江一小学生彭玺在奶奶带领下,来到市文化馆新建的公益绿色上网场所。在这里,她可以免费上网两个小时,阅读喜欢的作文。奶奶袁守慧说:“电脑屏蔽了网上的不良信息,孩子能安心学习,我们也放心。”
“很黄很暴力”,这句话曾经很火,当时火的原因在于:一个小孩子说了本该成人说的话。剔除网友在传播这话时的情绪夹带,其实它更简洁地概括了网络生态。毋庸质疑的是:脱离监管的网络,对没有或少有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说,其毒害与误导还真不可小觑。
当今信息时代,人类离开网络会怎样?这还真是难以猜中结局的谜语。不可否认的是,没有网络是难以想象的事。这就很容易让人们陷入两难境地:孩子们已经离不开网络,而网络鱼龙混杂的内容,确实难以让家长们放心,让学校和社会放心。
到底该怎样趋利避害,让网络成为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好助手,而不是成为引领他们走向泥潭的魔鬼靡非斯特,这考验着社会各界。尽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无疑内江的这种尝试和探索,至少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先尝试并动起来。
不过,在为内江的探索叫好的同时,也让人隐隐生出担心来诚如内江市文明办主任江建军所说:“因为是公益运作,所以难免存在经费方面的困惑。”这确实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倘若没有资金的保障,那么这样的公益行为的存在将难以为继之虞。
因此,摆在内江相关方面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确保绿色网吧的有效运行。从他们的运行经验来看,不外乎三个方面:引起政府领导重视,提高公益投入;引起学校社区重视,建立公益基金;引起家长重视,进行爱心捐款。
这些方法看上去很美,似乎也能有效地解决资金运行。但经验告诉人们,建立公益基金和爱心捐款的方式,在运行伊始可能能注入活力,但时间一长,其劣势与不足就将彰显。
因此,归根到底,要让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孩子”的行为持续下去,还得依靠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的公益投入,这样做的前提并非仅仅是“引起政府领导重视”,而应形成制度化和体系化,才可能让“绿色网吧”一直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