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技术 >> 网吧软件 >> 正文

傅盛口述历史:我不是林彪

2011-10-14不详佚名

三、决裂

“360姓周还是姓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就是周鸿祎下定决心全力做360之后的2008年4月,他告诉傅盛:360员工的股票让你来发。但没有定下应占比例是多少。接下来傅盛给出一个方案:把360员工的股票与搜索团队拉平,占到总体股份2%。没料到这个方案激怒了周鸿祎,他告诉傅盛:你不能拉团队来跟我讲条件。傅盛当场被“急哭”了:我从来没想过跟你讲条件。这是一个导火索。两个人的关系开始急转直下。

接下来,石晓虹带头开始做360杀毒,直接向周鸿祎汇报。一度担任奇虎搜索CTO的李钊被派驻进360,组成一个“特别小组”。刚开始是说要帮助傅盛招人,但后来就直接做具体项目,不参加360事业部的例会,直接向周鸿祎汇报。对此,傅盛是不闻不问。他不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在一些其它业务的讨论会上,傅盛也是低头玩自己的iPhone。这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抱病不出”的白起。

最打击傅盛的一件事接踵而来。周鸿祎称收到一封匿名信,投诉傅盛的工作问题,但措辞模糊,没具体的细节。但周对傅说:我对你100%的信任,我回了封邮件,他也没再回。傅说要看一下邮件。但周说已经删了。傅盛就觉得这是假话:要么,周不信任自己,要么,就根本没这封邮件。

傅盛不爽,第二天没去上班。这彻底激怒了周鸿祎。第三天,他让石晓虹要来了360全部100个员工的排名,给很多人加薪,并单独交谈了一轮。从头到尾,傅盛不知情。加薪之后,周找傅又深谈了一次。这一次才使傅盛完全明白了周的担心:我是老板,但你的很多做法让我不舒服。之前,周的谈话都是提醒傅要有胸怀才能做大事。但这一次谈话周告诉傅:我作为老板,什么事都可以做。傅盛感觉到周想说的其实是:先承认皇权,之后才有所谓的合作。

但,当时的傅盛已经不想干了。这却让周鸿祎陷入矛盾之中。他努力的想挽回,告诉傅盛:我不能让别人说成是卸磨杀驴,我们可以平等的讨论问题。石晓虹等人也来劝。傅盛心软了。又倒回去给周鸿祎道歉:说自己也做得不好,以后会好好干。其实,无论周鸿祎的挽回和傅盛的心意都算是大体真实的。此前一段时间,周鸿祎三番五次表现出重用傅盛的努力。

在一次单独谈话中,周鸿祎明确表态把傅盛作为接班人培养。傅盛的股票从进入奇虎开始是作为产品经理的8000股,后来追加30万股,占总股份千分之二。本来要加到50万股,后来周鸿祎许诺给到100万股,但因“手续原因”一直没兑现。

但同时,周对傅的不信任和制约开始加码。2008年6月,也就是傅与周经历危机并回心转意之后的一周,周再次提出:你不适合做总经理,做产品总监最好,但没人事权。傅回答:没人事权,那其实就是产品经理。周说:创业公司,不需要Title。傅回答:奇虎好几个副总裁,那也不要Title吧。这个顶撞无疑再一次激怒了周鸿祎。

是痛下决心的时候了。对于傅盛,他认为周鸿祎没有任何理由撤自己的职,360一直是奇虎旗下唯一完成业绩指标的部门。即便自己对Title不在意,但那表示周完全不信任自己。而对周而言,他实在不能容忍自己不能完全、彻底的掌控360。而就在周最纠结的时候,有人对他说了一句话:公司是你的,别在乎别人怎么想。这把周彻底推向了天平的另一边。

傅盛再一次向周鸿祎辞职的当天,手续还未完成,傅盛的邮箱就立刻失效了。当天360安全卫士二十人的骨干被召集,开了一次“批斗大会”,历数傅盛过失。有员工一边开会一边发短信给傅盛“实况转播”。有些话,傅盛认为周鸿祎在撒谎。批斗会一直持续几个星期,甚至到北戴河开。在某次会上,疲惫的一直处于纠结的周鸿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360姓周还是姓傅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360到底姓周还是姓傅?这个问题在傅盛那里的回答也是:“当然姓周”。到底是否尊敬周鸿祎?这个问题傅盛也给过周鸿祎一个明确的回答:我从3721开始跟了你7年,从没要求过工资或股票,我对你不仅尊重更是感谢。但傅盛一点不明白周鸿祎的纠结心态:从股份而言,傅丝毫没有挑战周的空间;从为人而言,傅盛愣头青一个,越是尽责,才越会在具体问题上跟老板较真;从政治技巧而言,傅盛自觉是年轻气盛,懵懂小孩,不是拉帮结派那种人。

360安全卫士之所以成,是傅盛还是周鸿祎功劳大?这个问题日后雷军也问过傅盛。傅盛说当然是老周。第一,360的前半段,周鸿祎给了空间,即使这种空间不是特意给的。第二,傅盛离开后的后半段,周鸿祎快速稳固了团队,并为360实现了强悍的商业模式。尤其,周鸿祎自此从3721/雅虎时代的主打合作/取巧的运营思路,转向了扎实产品/赢取用户的口碑路线。但傅盛认为,关键不是谁功劳大,而是自己的功劳是否被承认。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没什么不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剧情没有就此打住。其实直到两年之后,傅盛才明白,最纠结周鸿祎的担忧,可能并不是“360姓周还是姓傅”的问题。那是一个伪问题,所有人的答案都会是周。那什么是真正的问题?这可能要追问周鸿祎的过去了。

四、内心

“不要认为你可以对360做我对雅虎做过的事情”

傅盛从360正式离职并且拿到20万股股票的条件是,要跟奇虎签订一个严苛的离职协议:第一,18个月内不能做任何跟奇虎有竞争的产品,包括安全和搜索。第二,不能加入跟奇虎有竞争的公司,包括当时几乎所有主流互联网公司。第三,傅盛创业的公司不能接受奇虎员工。第四,永远不能公开讲不利于奇虎公司的话。为什么签这个协议?傅盛说了两个理由,第一是息事宁人,赶紧完事走人。第二,当时齐向东告诉他,协议就是个过场,只要你半年内不做安全,就什么事都没有。傅盛信了。

但就在傅盛接受经纬创投的邀请去做投资副总裁时,经纬合伙人张颖收到周鸿祎的带话:不要接受傅盛,接受就是作对。张颖没妥协。就在雷军准备投资傅盛做可牛影像软件时,也收到同样的带话。雷军也带话给周鸿祎:第一,傅盛给你打了几年工,但不意味着一辈子是你的人,卖给你了。第二,我跟傅盛讨论的业务不跟360竞争。第三,你让我不投资前360员工,可你投资了多少金山前员工?

从360辞职21个月后,可牛推出可牛杀毒。杀毒软件上线第一天,就被360安全卫士直接拦截。自此,傅盛开始打破沉默,跟周鸿祎在媒体上公开对抗。包括2010年3Q大战,傅盛公开指责360;后来可牛被金山网络收购,傅盛做CEO,与360全面竞争。直到2011年10月,360状告傅盛盗取360的技术机密开发可牛杀毒。如果属实,傅盛就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小人;周鸿祎对傅盛的不信任就是明智的,打压是应该的。

傅盛对此否认。可牛杀毒是他离开360长达18个月后由可牛员工开发的,跟360杀毒没半点关系。但傅盛想说的不止这点,他更想起当年在360与周鸿祎争论时的一句话,周鸿祎告诉他:不要认为你可以对360做我对雅虎做过的事情。当时傅盛很紧张的说:怎么会!不过,现在周鸿祎就是在指责傅盛对360做了当年他自己对雅虎做过的事情。什么事情?

3721作价1.2亿美金卖给雅虎,但条件是,周鸿祎在任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业绩指标,否则1.2亿作价会打折。周鸿祎通过给登录邮箱后自动启动Mini版IM,完成了IM的业绩指标;通过给当当等其它网站用户提供后缀为@dangdang.com 的雅虎邮箱,完成了邮箱指标。但雅虎总部不认可,认为这些都是非自生的流量。而周认为,这是其合纵连横的创新策略。这直接导致了周鸿祎和杨致远以及雅虎总部的决裂。后来,雅虎中国被转手给马云。

一个被业内广泛传播的说法是,决裂后的周鸿祎在离职之前半年就开始把雅虎搜索的核心人员和技术转出雅虎,成立奇虎。傅盛说,奇虎不仅收纳了当时雅虎中国的大部分核心人员,奇虎搜索也基本上是雅虎搜索的翻版。当时周鸿祎给员工打电话,明言若加盟奇虎,就会在雅虎时多收到奖金。离职后的周鸿祎,又指挥奇虎大量卸载雅虎助手,之后,雅虎中国业务几如废墟。在奇虎进行第二轮融资时,杨致远和马云都以道德为由进行了阻击。

所以当傅盛要离开360时,周鸿祎完全有理由担心傅盛会用类似的手法对付自己。无论产品还是团队,360都是傅盛一手带大。于是,无论是连续批斗、严苛的协议、以至于后来的“劫杀”与诉讼,都不难理解。在周眼里,这也许不是一场主人对奴仆的教训,可能更多是你死我亡、命悬一线的战斗。但问题是:傅盛可能并不会那样做。毕竟,傅跟周,是从经历到性格都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傅盛眼中,周鸿祎有个致命弱点:周的假想敌永远是自己,他自己怎么做,就认定对手也会怎么做,很难用别人的方式思考问题。比如傅盛是在离职后才跟张颖和雷军第一次见面,但周鸿祎认为他们早就处心积虑要从360挖走傅盛。“可牛”是傅盛在加盟奇虎前就准备注册的公司,但周鸿祎也认定这是傅盛加入奇虎后私下注册要盗窃360技术的公司。为了给自己对别人的判断建立合理性,他会不断的说服自己,以建立强大的心理防线。他会把对手某些方面无限的放大,以此作为理由做出彻底、无情的打击。

2005年初建奇虎时,周鸿祎给当时还只是最基层产品经理的傅盛打了三小时电话,劝他加盟奇虎。当时,傅盛已经开始注册“可牛”准备创业。周鸿祎反复解释自己在雅虎受到的委屈,被马云如何奚落,称自己迫不得已。放下电话,傅盛感慨,周鸿祎根本没必要花3小时来说这些。其实他不仅是在对傅盛说,更是在对自己说。相信周跟很多人这样说过,以一步步把自己的心理防线构建出来。

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邪恶的。周鸿祎也是。他需要这些自我说服的工作,使自己不受伤害。傅盛能感受到,周鸿祎也会有意识到伤害人的时候,他会做出一些示好的举动来给缓和自己。但这些示好会被他当作自己是个好人的证据,这样会更加变本加厉的伤害对方。而一旦在心里证明了你是个坏人,他就会不断加强,最后把你当成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于是,说谎、追杀,所有手段都可以使用,都只是打击恶人的方法而已。

360把傅盛以“盗窃东家机密”的罪名告上法庭的同时,2011年9月,法院公布了一年前3Q大战的裁决:360败诉,对QQ不正当竞争,判罚40万元。以此为节点,360再一次因为破坏规则谋取小利而透支掉行业信任。更多人正为此感到唇亡齿寒,这正在成为一道看不见的陷阱。雅虎、阿里、遨游、百度、金山、可牛、卡巴斯基、腾讯之后会是谁?杨致远、马云、田健、李彦宏、雷军、傅盛之后会是谁?

傅盛最后说:不要把别人逼上绝路,留一个让他人信任自己的机会。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