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看重身份地位的社会,中国曾经被边缘化的“屌丝”具有强大的新身份。
随着近年来“屌丝”一词的广泛传播,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屌丝”这个词。而鉴于“屌丝”群体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关注这个群体,也开始号称自己的用户群就是“屌丝”,但是怎样吸引“屌丝”的注意,从“屌丝”的口袋里赚钱,什么样的人是“屌丝”,甚至“屌丝”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并没有真正的受到关注。有的企业甚至认为“屌丝”就是那些生活社会底线的农民工,有着低收入低学历行为举止粗俗的一群人。搜狐财经这篇文章从数据上为我们解析了“屌丝”从何而来,“屌丝”都是谁,以及“屌丝”都有哪些需求。
“屌丝”从何而来
“屌丝”一词起源于一种侮辱贫穷、缺乏吸引力,整天呆在家里玩视频游戏,前景暗淡的年轻人。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失败者。然而随着该词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来自不同背景的中国青年开始接受它。它已成为一个自我贬低区别于“高富帅”,即那些有地位、成功和光明前途的人的代名词。目前,称自己是屌丝的人数不断增长,它慢慢地转变成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面临的日常斗争和苦难的描述符。
该信息图表,由搜狐财经创建,预测广受欢迎,被高端品牌地位和其他符号所吸引的高端中国消费者在未来的时间里可能会消失。在中国,“屌丝”将成为主流消费者。这也预示着将来可能的转折点:中国的弱者可能成为该国的主流消费群体。
2012年,中国的GDP增长降至7.8%,经济并没有一如既往的强健下去如下图。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的高端奢侈品消费已经大幅度下降,2012至201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降低了53%,这让商务人士非常头痛。
同时,由于越来越大的公众压力和反腐败工作,时尚名牌腕表也造成了很多政府官员的垮台。调查显示,从2012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一节度英国高端服装品牌Burberry在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的销售额从67%降至16%。瑞士手表的进口量的增长也降得匪夷所思(如下图)。
“屌丝”都是谁
在高端消费群体日渐萎缩的情况下,“屌丝”群体赫然挺立,成为了中国消费的主力军。我们听说“屌丝”的主要行头是“移动砖头”(用来玩视频游戏)包括电脑、移动设备等,但这似乎并不是真实。
据相关调查显示(如上图),程序员和媒体行业的人自称“屌丝”的百分比最高,学生也占据了较高的比例,食品、服务行业以及市场广告行业等多自称“屌丝”,而只有少于10%的公务员自称“屌丝”。
自称“屌丝”的人从60后到90后不等,其中标识性最强的是在80后的年轻人,占据到80%以上,其次是70后,再次是90后(如上图)。
在调查的样本中,有42.2%的“屌丝”拥有一套房,占据48.5%的大多数“屌丝”没有自己的家,只有极少数人拥有两套以上的房。而其中绝大多数(68.3%)的“屌丝”没有车(如上图)。
目前67.64%的未婚“屌丝”都是单身,还有一部分“屌丝”则注定要过孤独的生活(如上图)。所以,如果你遇到没有车,没有房,没有女朋友,超过20岁马上到30岁的媒体工作者或程序员,没错,他就是所谓的“屌丝”。
“屌丝”有哪些需求
不同的收入水平影响“屌丝”自我认同的程度。事实上,调查显示,可支配收入在6001-8000元的男子和收入在3001 -6000元人民币的女子常将自己定位为“屌丝”。而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39元人民币,表明大部分自认为是“屌丝”的人实际上的收入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如上图)。此外,他们不需要兼顾车或房子。
从消费者的态度上看,“屌丝”重视有品质的商品以及时尚,一部分人注重休闲,而只有少于10%的人看重生活必需品(如上图)。这些数据表明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将自己定位为“屌丝”,他们仍然想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屌丝”的业余生活则显得非常单调,在空闲的时间里,他们很喜欢在家附近闲逛。晚上他们往往呆在家里上网,尤其喜欢玩游戏(如上图)。因此,社交活动是“屌丝”最大的短处,同时也是他们的最大需求。
调查表明同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屌丝”有一个重要他人,也就是说平均只有三个男性“屌丝”有一个女朋友(如上图)。此外,由于“屌丝”大多数是20-30岁之间处于约会的黄金期,社交活动是他们真正最大的需求。
总结:那些被认为是“屌丝”亚文化一部分的个体已逐渐成为了独特的消费群体。他们有强大的购买力并且拥有理性消费的态度。追求高端、功能强大和“高档”的概念已经是过去时;现在我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屌丝”观念的“质量、体贴和创造力”上。“屌丝”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消费者,不可避免地引起新的商业机会。从该角度来看,游戏、视频、交友等APP的火热也就不难解释了。
根据搜狐财经对“屌丝”的调研总结,我们明白一句话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应用都是怎样抓住“屌丝”的心。
微信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