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执掌微软的13年期间,虽然该公司的利润额创下了历史记录,但这家软件巨头同开发者的合作关系却日渐疏远,并最终导致其各项业务陷入停滞状态。
微软也曾经有过非常风光的日子。虽然微软曾经对市场潮流非常敏锐,但过去10年中,该公司却坐吃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老本,进而错过了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产业转型。微软的好日子于2000年时已正式结束,当时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将公司CEO的职位传给了鲍尔默。而此举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微软执掌者由一位技术型CEO换成了一位商业型CEO。
其最终效果确实不怎么样。鲍尔默此前宣布,他将于今后12个月内退休。在鲍尔默作出此决定后,微软必须回归到“与开发者同命运”的根本上面来。为达到此目的,该公司必须主动对其产品线实行开源措施。
十年停滞
当然,盖茨也不是一夜之间就从微软管理团队中消失,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微软的影响力却日渐下降,其股价走势也是如此:
在鲍尔默执掌微软期间,虽然该公司单季度利润超过了其他大量公司自创建以来的利润总和,但这也正是微软难以应对的问题之一:鲍尔默尽其所能将微软两大主要盈利产品Windows和Office的盈利能力发挥了极限,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亲CIO、远开发者
而鲍尔默的问题是,他并不知道未来会是何种样子。在美国科技产业人士建议管理者注重听取技术社区意见以找到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鲍尔默在过去13年中,却一直专心听取各企业首席信息官(CIO)的相应意见。这些CIO们给出的答案是:微软应该将现有各项工具加以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如此一来,虽然微软SharePoint等产品性能非常不错,但却没能给人留下多少深刻印象。
这些CIO们有着谨慎行事的天性,因此对于微软的未来发展之路,他们根本无法向鲍尔默提供任何实际性建议。
在此过程中,微软完全错过了开发者向服务器软件开发转型的趋势,如Node.js编程语言、更为现代的NoSQL数据库、基于云计算的开发和部署等等。而这种趋势,其实也正是过去10年中科技产业最大转型的组成部分:开源开发者的崛起。开源代码使开发者摆脱了某一家企业的束缚,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不需经过许可前提下就能尝试各项新技术。
出于保护Windows和Office两大现金牛目的,鲍尔默对开源软件社区持不欢迎态度。其最终结果,无疑是疏远了任何能够让微软保持业界领先地位的技术人才。微软最近对其开发者网站MSDN进行了调整,此举就体现出微软曾长期重视市场营销,而疏远了开发者社区。
一叶障目
过去13年中,鲍尔默在疏远了开发者的同时,整天只听取CIO市场反馈以及微软高利润的信息。正因为如此,鲍尔默对于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并不感到担心。举例来说,鲍尔默在谈及苹果iPhone手机时,曾表示其价格过高,且对于商务市场的亲和度不高。
尽管鲍尔默当时声称微软每年会销售“数百万部手机”,但残酷的现实是,苹果发布iPhone后,微软的手机业务也就日落西山。后来的事实证明,决定手机发展方向的人群并不是CIO等企业高管,而是最为普通的消费者。
前行之路
在鲍尔默即将淡出微软舞台之际,微软今后的最大希望还在于:提拔或从外部招聘一位能够专注于技术开发的CEO,一位对开发者态度友好的新CEO。另一方面,微软还需改变对开源软件的敌视态度,并将开源软件视为“头等公民”。虽然微软此前已采取了大量措施,以鼓励外部开发者在其平台上开发出各类应用程序,但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尚未全力支持开源软件。
以Kinect体感游戏控制器为例,虽然微软在一定程度上向开发者开放了该平台,但该公司很快又表示,外部开发者实际上无法访问到Kinect的专有代码。“小打小闹的修补”而非“完全访问”,也正是微软对于外部开发者的态度所在。
或许这也正是鲍尔默所能容忍开发者的限度。只是这种战略,也让微软在21世纪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