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不断的鲍尔默最终还是没有顶住压力,黯然宣布将在一年内辞去微软CEO职位。这个消息既令人震惊,又在意料之中。
个人性格和管理风格是鲍尔默遭受非议的原因之一。这个身形彪悍的光头在美国科技圈绝对是个活宝级的人物。作为软件巨人微软的领军人物,鲍尔默从来都没有乔布斯与谷歌前CEO施密特的个人魅力,也没有苹果与谷歌现任CEO库克与佩奇在各自公司的感召力。他的喜剧天分、暴躁性格和铁腕管理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体。
有鲍尔默的场合,就不会缺少笑料。他可以在微软大会上像顽童一样蹦跳出场,极度亢奋地连续高呼自己对微软的热爱;也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狂吐舌头,大声嘲笑苹果iPhone等竞争对手的产品。这些“糗事”都成为了鲍尔默本人遭受嘲讽的缘由。
鲍尔默同样也有暴烈冷酷的一面。在高管跳槽谷歌时,鲍尔默会直接在办公室摔椅子威胁;在看到员工使用iPhone时,鲍尔默会夺过手机直接摔在地上;在高管有可能威胁到他的权力时,他也会毫不留情的逼走这些潜在的竞争对手。
鲍尔默的批评者不仅包括了投资者与分析人士,甚至还包括了微软的诸多高管与员工。曾效力微软20年的前微软COO贾可欣·肯平(Joachim Kempin)就曾经在离职后出书直接抨击自己昔日的直接上司鲍尔默,认为鲍尔默是个很好COO,但绝对不是个出色的CEO。肯平还指责鲍尔默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逼走了微软内部可能威胁他宝座的诸多出色高管。
鲍尔默“赶走”的微软杰出高管包括了给微软带来过去十年最大增长亮点Xbox的理查德·贝鲁佐(Richard Belluzzo)以及前Windows负责人史蒂夫·辛诺夫斯基(Steve Sinofsky)。辛诺夫斯基的突然离职被认为是微软的巨大损失,也被外界视为是他“逼宫”鲍尔默、窥视微软CEO宝座导致的直接后果。
虽然鲍尔默的管理风格一直争议不断,但最终导致他被迫离职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移动市场。外界一直认为鲍尔默是个出色的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领导者。肯平就批评说,鲍尔默已经完全与市场脱节,微软需要一个35-40岁的年轻统帅,可以真正理解当下的移动与社交时代。
实际上,自从2000年接替微软传奇创始人盖茨出任微软CEO之后,鲍尔默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外界要求他下课的呼声从未平息,将现年57岁的鲍尔默视为阻碍微软前行的障碍。更令鲍尔默难堪的是,在他宣布辞职后,市场的反应异常兴奋,微软股价在盘前飙升将近10%。
鲍尔默的争议并非因为微软业绩疲软。恰恰相反,微软在鲍尔默的治下,如同一头吸金巨兽般实现营收与利润连年增长。微软销售额从253亿美元猛增到743亿美元,营业利润从117亿美元增至253亿美元,积累了高达630亿美元的现金。微软还给股东带来了超过180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股息发放以及回购股票)。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软件巨人的股价却在整整十多年都陷入停滞,坐视苹果与谷歌市值不断接近乃至最终赶超。
投资者冷淡微软主要是因为未来增长空间以及错失移动机遇,而这也是鲍尔默遭受非议的最主要原因。在鲍尔默执掌期间,微软虽然在桌面操作系统和企业级市场依旧占据着巨大的优势,却失去了过去五年最重要的发展机遇——移动市场。与此同时,苹果在乔布斯的管理下,凭藉着iPhone与iPad在移动领域占据着巨大先机;而谷歌也通过免费开放的Android系统,拿下了智能手机领域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
微软虽然早就进入移动领域,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动作迟缓,将这个未来市场几乎完全让给了谷歌和苹果。即便在过去两年通过与诺基亚的结盟发力追赶,微软WP平台也只是刚刚超过黑莓,以5%的份额成为惨淡的第三大移动平台。而去年发布的微软过去十年最大赌注Windows 8,也没有带来预想之中的成果。这些都被外界视为鲍尔默的领导失败。
把责任都推给鲍尔默很容易,也是不公平的。微软在原有领域的巨大成功,阻碍了他们难以像谷歌和苹果那样迅速进军移动领域。但作为公司CEO,鲍尔默的责任的确无可推脱。对比苹果、谷歌在过去五年的迅猛崛起,微软的落差感显得尤为明显。不过,鲍尔默之所以能在争议声中稳坐微软CEO宝座多年,主要是因为得到了盖茨和微软董事会的全力支持。
鲍尔默与盖茨相识相知40年,他进入微软也有33年时间。在商业才华方面,鲍尔默并没有多少非议。他是微软走向兴盛的核心功臣;是鲍尔默在1981年负责与IBM达成合作,推出PC操作系统,奠定了微软在桌面系统的垄断性优势。他也以此得到了盖茨的信任,进入了微软的核心管理层,最终接替盖茨执掌当时管如日中天的微软。
在鲍尔默写给员工的离职邮件中,除了谈到微软正处在向一家设备与服务公司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多的是他对微软的无限依恋。鲍尔默在邮件中使用了7个“热爱”(Love),相信这完全是出于他对微软的真情流露。在他效力微软的33年时间内,微软的销售额从750万美元增长到780亿美元,员工总数从30人扩张至近10万人;而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来自鲍尔默的贡献。
但这一次,鲍尔默似乎真的顶不住压力了。按照鲍尔默的火爆刚烈性格,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微软CEO的职位,也不会在刚刚完成微软管理架构调整后就宣布离职。虽然他离职的内幕还没有被媒体挖出,但从各种迹象判断,一直支持鲍尔默的盖茨和微软董事会最终还是决定让他下课,希望通过换帅来实现微软的再次上路。
盖茨年初接受采访时,虽然依旧对鲍尔默表示支持,但也隐晦表达出对微软现状的不够满意。“(微软过去一年的进展)这些足够吗?不!我和他(鲍尔默)都不满意。”或许盖茨已经认为自己的这位老朋友可能不再适合引领微软走进移动新时代了,从而为鲍尔默今日黯然离职埋下了伏笔。
转型为一家设备与服务公司,是鲍尔默为软件巨人微软制定的未来战略。但这一战略同样遭受了外界的一致批评。转型设备公司,可能会危及微软与PC厂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将这些合作伙伴推向谷歌Android阵营。推出自有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时,微软就曾经遭受宏碁等OEM厂商的诸多非议。而RT平台设备的销售惨败,更让鲍尔默感到无比尴尬。
据微软员工透露,在Surface RT平板发布之初,微软内部充满了对RT平台前景的盲目乐观,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谷歌与苹果垄断性优势下重新搭建一个新平台的困难程度。在上一财季,微软被迫计入与Surfac RT相关的9亿美元资产减值,这一巨额减值(还有近10亿美元的营销费用)远远超过了Surface RT的销售额。
而在微软的传统地盘桌面系统,Win 8的推出也没有有效阻止PC销量的下滑。至少从目前来看,微软的Win 8豪赌还没有带来意想之中的成效。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销量萎缩了14%,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最惨淡表现。IDC直言不讳地批评微软,认为融合桌面与平板两大界面的Win 8非但没有给PC市场带来积极提振,反而延缓了市场发展。
当然,Win 8的最终成效目前还远远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微软的平板之路才刚刚开始,诸多厂商正在不断发布Win 8平板新品。但微软董事会和盖茨却似乎已经失去了耐心。鲍尔默在告别邮件中说道,自己本想在微软的转型中期退休,但现在微软需要一位新的CEO在更长时期带领微软沿着转型方向前行,自己的辞职符合所深爱微软的最佳利益。
因为错失移动市场机遇而黯然离去的科技巨头并不只有鲍尔默,英特尔前CEO欧德宁(Paul Otellini)去年年底也是突然宣布离职。与微软的情况类似,微软的老盟友英特尔同样沉迷于桌面领域的巨大成功,而坐视ARM与高通占据移动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等到潮流确定后才意识到错失时机。虽然英特尔去年重新进入移动领域,但短期之内依然很难逼近高通的主导性地位,他们还承受着来自联发科(MTK)芯片的低价冲击。
谷歌市值超越微软,高通最终赶超英特尔。这两个具有象征性的变化,似乎意味着桌面时代正式让位于移动市场。科技的浪潮汹涌前行,鲍尔默因为成功把握PC领域的增长机遇而最终执掌科技巨人微软,又因为错失移动领域的机遇最终黯然离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