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5日到8月5日,整整六个月,微信5.0刷新了一款热门应用的更新周期。
但从刚刚发布的微信5.0来看,这个版本实在太“大”了。新版迟至今天才发布,内外部权益梳理、产品打磨、腾讯中长期规划都是影响因素。在这六个月时间里,马化腾将微信定性为“腾讯国际化的机会”,同时对微信提出商业化的要求,前者我们从微信疯涨的海外用户数已经看出了微信团队的努力,后者我们在今天的微信5.0中看到了框架。
刚刚发布的微信5.0,加入了多项功能,又调整了多项功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微信商业化如何做?在这个命题里,张小龙是产品经理,马化腾是总设计师。如何做到商业化不伤害产品,产品又能托起商业化诉求,这是微信5.0最大的挑战。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窥探微信在寻找这种平衡点时所做的努力。
微信支付:移动商业帝国的基石
微信支付是5.0版本新增功能。我们了解到微信支付支持Web扫码支付、App跳转支付和公众帐号支付。不过在微信表情商店购买表情时,却未调动微信支付,而是启动App Store的“应用内购买”机制,登录苹果iTunes帐号进行购买。
下方是我们的支付体验。发生第一宗交易的时候,会触发微信支付功能,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通过短信认证手机号码、设置支付密码。一旦绑定银行卡,以后支付不需要输入以上繁复信息,仅需输入微信支付密码就可以完成交易。至于支付安全问题,目前微信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微信安全支付”标识。
一旦发生过交易,在微信个人主页就可以看到“我的银行卡”选项,可以通过它查看已绑定银行卡号,也可以继续绑定银行卡,目前支持的银行包括:
支持储蓄卡和信用卡: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
只支持信用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宁波银行
如果说由于微信公众帐号的推广和建设,以二维码为介质,众多商家迈出移动商业步伐第一步,让移动商业帝国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那么微信的支付功能就像任何一幢建筑里必不可少的电,有了电,才有光明。微信支付让那些开设公众帐号的商家更容易做生意。
至于微信支付能做的事情,目前依公众帐号的服务决定,比如给手机充话费,购买电影票,购买优惠券……微信把想象的空间交给了合作伙伴。不过现在微信支付还藏在“公众帐号”里面,发生交易的时候才会调出来,甚至绑定银行卡功能也是要发生交易后才会出现,比如上午刚刚更新微信5.0的时候,很多人在寻找微信支付功能在哪里。所以现阶段微信支付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微信官方对于使用场景的探索小心翼翼。
微信支付更大的想象空间,即它对商业社会规则的变革,则是将来才会推出的直接扫码支付功能,不分线上和线下。目前所提供的Web扫码支付和App跳转支付依赖腾讯的推广力度,这方面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已经走在前面。我们注意到微信支付是使用财付通的支付牌照,这就天然地把阿里巴巴排斥在微信这张“船票”之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腾讯与阿里巴巴的怨结,将因移动支付或互联网金融而加深,而现在这个绳结正在慢慢拉紧。
将来,如果微信支付推出线下“扫码支付”,它将有可能构造一个比较短的闭环:扫描二维码–购买商品–微信支付。这种模式下,商家可以快速抵达钱,客户可以快速抵达商品,商业交易的环节大大缩减。通过Web扫码支付,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这种快感;将来通过线下扫码支付,移动商业社会将建立起来。这不只是微信支付的生意,也是支付宝的梦想。
扫一扫:巨大的入口,商业化想象力无限
在之前泄露的版本中,“扫一扫”是微信5.0的启动页,使用的口号是“扫出新世界”。5.0正式版中,启动页变成了一个“飞机大战”的小游戏(俗称“打飞机”),要打完飞机才进入微信。
我从腾讯方面了解到,“打飞机”游戏作为启动页,到后期才定下来的,之前是“扫一扫”功能的文字介绍。所以即使最终微信5.0没有把扫一扫作为旗舰功能,也反映出“扫一扫”对于新版微信的重要性。
“扫一扫”在旧版微信中是藏在“添加朋友”下的三级菜单中(下图左,可点击查看大图),在通讯录菜单的右上角“+”下面的三级菜单也有扫一扫功能(下图右)。在微信5.0版本中,扫一扫被提升到了“发现”菜单中,是二级菜单,在“通讯录”添加朋友的按钮(三级菜单)中也去除了扫一扫功能。同样地,“朋友们”菜单改为“发现”,去除单一的“添加朋友”功能,而是由社交转变为各种商业交易的入口。
微信5.0的“扫一扫”功能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封面,街景,翻译。每个功能都是一个商业化尝试。
1)二维码
这个不用多作解释,之前版本中我们已经很熟悉。二维码1984年就被日本丰田公司发明,后来广泛运用于商业社会中。在中国,虽然支付宝或其他第三方平台推广二维码在商业社会中的运用,但引领风潮的是去年8月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
去年8月18日,微信上线公众平台(爱范儿7月3日便开始在网站挂出二维码宣传公众帐号),二维码作为添加关注的便捷方式,被公众帐号们广泛运用,以中央电视台4月开始在电视宣传微信二维码为里程碑事件。二维码一开始是微信公众帐号们与订户们桥接的工具,后来逐渐拓展到线下商户后,才具有行业意义。
在微信5.0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微信支付率先支持Web扫码支付,我预计它未来将支持线下扫码支付,即以二维码为介质,在实体商品和交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这里所谈论的,是将来无处不在的二维码,吃饭、看电影、健身房、订房间……扫描二维码,微信付款。我把它称之为“革命”。
革命是长期的,革命成功的阻力将会非常大。而本次推出的“封面”“条形码”扫一扫功能,则是一种变革的尝试。变革意味着先接受,再改变,而不是一味地推翻。变革的阻力远远小于革命的阻力。改革开放是变革,不是革命。
2)条码
从实际体验来看,条码功能与二维码功能重叠度很高(如上图,点击查看大图),这主要是因为二维码扫描功能已经基本囊括了条码的功能。在5.0中单独列出来,可能主要是告知用户微信具有扫描条码的功能——条码扫描在默认的二维码扫描中就可以实现。估计到后续版本中,两个功能会合二为一。
微信5.0宣示其具备扫描条码功能,概因为它是社会生活中运用得最广的商品识别技术。条码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诞生,从广义的角度它其实包含了二维码技术,条码如今在商业系统中广泛普及。微信5.0支持条码扫描,是对现有商业规则的遵守,具体的使用场景,可能是从比价入手。因为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有条码,“微信扫描–比价–线上购物”这个闭环,将会让所有实体商家感受到痛楚——除非它粗暴地在门口标示“xx与微信不得入内”。
当然,封闭不如拥抱,刚刚看到一个数字:上海上半年零售网点减少2600家,网店销售额却增长了57.4%。以Online撬动Offline,从这一点来看,腾讯与阿里巴巴又是殊途同归。
3)封面
微信5.0支持书籍封面、CD封面、电影海报扫描。就我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