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快的反向思考:慢的体验满足

:快的反向思考:慢的体验满足

今天的有许多应用,都似乎主要以节约消费者的时间,提升效率为目的。可是我们也要反思,消费者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快?慢的体验是否应该让我们投入更多的目光?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急之国”。百姓都喜欢快,什么事都希望最快。这样就出现许多陋习,办事不排队,凡事喜欢走捷径、走后门。这与我们这个国家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代有关。国外人一直不理解国人更新手机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如此之频繁。

在高铁上和同行者聊天,自然会说到中国铁路的发展,大家很自豪中国铁路的速度,一次一次的提速逐渐满足中国人出行的需求。不过也有人说还是喜欢坐慢车,因为他的行程是计划好的,在火车上10小时和2小时没有区别。当然高铁现在很准时,比慢车总晚点好太多。

同样在火车站看到中国电信的3G广告,不断强调“快”。可是这种快到了真想用的时候却快不起来,反而不得不去尝试更慢速的GSM网络。这就好像在高速上走不动的时候,不如下到普通公路上,虽然整体速度不高,但开起来却比高速上停着的汽车快很多。

快与慢都是相对概念。人这一生,快也过,慢也过。只是这种快速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于个体而言并无太多的好处。而现代社会中的大量普通消费者开始更加追求一种慢速的体验。一些房地产或者城市项目打起了“慢生活”的牌,“慢”一下子击中人心。大家都希望社会能在慢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城市的慢行系统在被抛弃多年之后,又重新开始规划,悠闲的娱乐活动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电视是时间的艺术,或者说时间的事业。有人说做电视是与时间赛跑。似乎只有快才是电视的真谛。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电视,是慢节奏的。在美国,70年代末,一家咨询公司研究发现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在新闻方面也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而新闻节目的制作则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加快。他们发现一条新闻做到90秒即能平衡观众对信息量和节奏的需求,从而创造出了所谓“Action News”(新闻快报)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Eyewitness News”(目击者新闻)的慢节奏新闻播报模式。今天人们是否还喜欢这种快节奏播报呢?从中国民生新闻的发展来看,一些戏剧化编辑的讲故事长篇新闻更加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这可以从收视率上得到印证。

从新闻采集来看,电视新闻追求快,但是许多现场直播都是计划好的。真正的突发,电视并不一定抢得到,尽管许多技术都在追求能快速反应,但是到今天也缺少成功案例。3G直播背包流行一时,中国做这个技术的据说有两百多个牌子。可是当多个新闻单位到达新闻发生地抢新闻的时候发现谁也传不出信号,因为网络拥堵。这和国庆高速公路免过路费的情况差不多。而突发新闻在今天又被更快的多媒体网络媒体占到优势位置。

拉斯维加斯用不做窗户,不设时钟,天花板做成天空的方式让人们忘记时间,彻底慢下来。我做电视频道节目编排的时候,发现白天大板块的编排得到观众的欢迎,以前还上、下午排不同的剧,后来干脆全天播一部剧,收视还挺好。这反映了中国人的慢生活。以前大家认为中国主流的社会是追求快,主流的消费者需要的是快。可是在中国城镇化大致稳定的今天,快并非主流。生活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慢的轨道上来。大量的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和无业市民并不喜欢快。他们愿意慢,他们可以花几个小时的时间转几趟公交车去节省一点消费品的购置费用。

今天的新媒体也好,手机也好有许多应用,都似乎主要以节约消费者的时间,提升效率为目的。可是我们也要反思,消费者是不是真正的需要快?慢的体验是否应该让我们投入更多的目光?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看到许多通勤族拿手机看小说,看长篇电视剧和电影,这其实就是种慢速体验。

在我们正视消费者有强烈的慢速体验的时候,有必要调整我们的思路,为满足这样的用户体验而提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期待着更多的商业模式能够满足中国人慢生活的需求。慢一点,让生活更精彩。

本文来源:商业价值 作者:方世彤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