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机”不可使?手机很委屈 飞行模式成噱头

[导读]多年以来﹐波音公司以及探索频道等机构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大量实验。但是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证据,来证明手机能够对地空通讯产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响。

“机”不可使?手机很委屈 飞行模式成噱头

腾讯科技 罗松 综合报道

故事要从一位美国大腕说起。

2011年12月的一天﹐曾出演过《我为喜剧狂》的大明星亚历克•鲍德温(Alec Baldwin)一如以往抱着自己的手机,久久不肯放下,不知从何时起,他成了Zynga公司拼字游戏《Words With Friends》的铁粉。

洛杉矶国际机场,飞机即将起飞,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请大家关掉一切电子仪器”。沉浸在拼字世界的鲍德温是断然不愿照做的,空乘人员费尽口舌再三劝阻,依旧无果而终。鲍德温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请下了飞机,此后他不忘在自己的Twitter上大肆吐槽。

这件事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推上了口水巅峰:飞机上为何要禁止使用手机?

时间倒流回1991年。当时的一些飞行员和空乘人员反馈称,电子设备会影响飞机的导航设备﹐可能干扰驾驶舱与地面的通讯,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随即便颁布了禁令。

虽说这一规定早已被公众广泛接受,但在民航业内却存在大量的争议。多年以来﹐波音公司以及探索频道等机构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大量实验。但是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证据,来证明手机能够对地空通讯产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也只是表示﹐电子设备的无线讯号“可能会”干扰航班运营。联邦通讯委员会屡次摇摆不定,还是维持了原议。

委屈的手机们

既然手机能发射无线电波,为什么不能证明它影响地空通信?这是因为航空信号用的是118MHz频段,而国内GSM手机用的是900MHz左右频段,WIFI信号频率更高,它们相差这么大,理论上是不能干扰到一起的。然而实际上,因为手机采用的是跳频脉冲的方式发射信号,所以会产生许多不同频率的次生电波。这些次生电波尽管很微弱,但面对机载通讯设备的超高灵敏性,就显得不太让人放心了。

为搜集电子设备是否会干扰飞机起降的实际证据,《华尔街日报》近期对492名在过去一年中搭乘过航班的美国成年人做了一项网上调查。在该调查中,40%的受访者表示在其近期的大多数航程中没有完全关闭手机,7%以上的受访者说他们没有关机,无线Wi-Fi和手机通讯功能都处于启动当中,还有2%的受访者则跟鲍德温一样在飞机起降时仍在使用手机。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呢?一架美国国内班机平均能容纳78名乘客,根据粗略计算,这78人全部关闭手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到十万万亿分之一!如果个人电子设备真像美国联邦航空局所说的那么危险,那么美国国内航班的导航系统和通讯设备应该每天都会受到干扰,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现象。

为什么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支持下,这种禁令还能持续这么长时间?众所周知,人类的思维往往会不假思索地“下定论”。如果两个事件接连发生,而其中一个事件貌似导致了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人们就会倾向于做出这种假设。机组人员说当他们发现有乘客违反规定使用电子设备时,航班上的设备恰巧出现了故障。这种轶事证据是完全有可能的,没有理由对其加以质疑。

然而,当我们考量这些轶事证据时,不会去想即使没人使用电子设备,故障也同样会发生,更不会去考虑当飞机顺利起降时,到底有多少乘客悄悄打开了手机。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每次航班都存在违反规定打开手机的乘客。

恐惧是一个强大的助推剂﹐谨慎从事则是一种自然反应。出于为乘客安全着想的正当理由,监管当局不愿放松相关规定,他们的脑海中无法摆脱因使用手机而导致飞机坠毁的悲惨画面。在不能确定是否有明显危害的情况下,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手机就成了飞机的敌人,因为民航是经不起“临床检验”的。手机们对此纷纷表示,自己感到很委屈。

一旦禁令实施,要想废除它就变得十分困难,因为一直都没有发生因电子设备而导致的航空意外事故,这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念,现状是正确的。然而,这种逻辑与动画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中的情节一样可笑:辛普森爸爸(Homer Simpson)煞费苦心地在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组织了“防熊巡逻”(Bear Patrol),并欢欣鼓舞地认为没有发现有熊出没要归功于“防熊巡逻”,而不是因为这个城市本来就没有熊。

扭曲的“飞行模式”

既然担心手机影响地空通信,开启“飞行模式”总行了吧?对不起,仍然不可能。

何为“飞行模式”?当你想使用手机中的某些功能时,如计算器、秒表、时钟,而又不愿被外界干扰,这时启用的一种防干扰状态,被定义为最早的“飞行模式”。

事实上,早在2000年手机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那时候的白屏机、蓝屏机还没有智能操作系统,没有那么多纠结的功能,可是搭乘飞机也要一概全程关机。“飞行模式”概念最初的产生,是指像坐飞机一样让你的手机不被扰,这就意味着,“飞行模式”这个概念的出现与智能机无关,更与“可以在飞机上使用”无关。

最先得到用户需求的往往是一线商家,在众口铄金的情况下,厂家跟随用户的习性而动,“飞行模式”逐渐普及,最终演变成了商家和民众口中的“可在飞机上使用的模式”,厂家、用户、民航局三者之间开始了持续不断的博奕。

科学角度来看,飞行模式并不能百分之百做到“零信号”。虽然与外界的信号中断,但是只要有电存在,手机就会产生电磁波。举例来说,在“飞行模式”下,手机仍能连接WIFI上网,这足以证明“飞行模式”并不是绝缘体。何况很多技术不过硬的山寨厂家也在推出该模式,可靠性更是要打个问号。

得不到民航局的认可,徒有其表的“飞行模式”,不如改为“睡觉模式”,或者“午休模式”,这样最起码可以保证在睡眠时不受到电话的骚扰!

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仍在继续。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无论说绝对有干扰,还是说绝对没干扰,都是不负责任的。但必须指出的是,所有对于电子设备的禁令必须基于证据而不只是可笑的恐惧。至少目前的证据表明,几乎每个航班的起降都有手机和电子设备开启,而这些飞机并没有从天上栽下来。

对于乘客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坐飞机就要遵守飞机的规则,它也许无益,但一定无害。您想想,飞机上面又没有移动电话基站,打开没有信号反而费电,你开着干嘛呢?再者,飞机上面关手机,早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的是一种文明和对他人的关怀。

“机”不可使,是种和谐的社会契约,更需得到科学至尚的论断,别让手机委屈,也别被谎言魔怔。

参与微博话题讨论#飞机上用手机安全吗#

本文版权归腾讯公司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腾讯科技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