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电邮大战: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全业务竞争

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稍纵即逝,但在急速变革的科技界,足可以改变整个市场格局。从0到31%,Gmail异军突起,重创Hotmail。

病态已达8年并持续恶化的Hotmail终于迎来一次大手术,做为主治医生的微软这次不是为其做局部治疗,而是彻底的“改头换面”。

北京时间8月1日,微软宣布将Hotmail电子邮件服务更名为Outlook.com并对产品做出重大改进,与其办公软件套装中的Outlook应用程序同名。尽管目前尚属用户受邀参加测试阶段,但根据微软的计划,最终每个Hotmail用户都将转到Outlook.com,拥有16年历史的Hotmail品牌将被淘汰。

在业内人士看来,微软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竞争形势的必然举措。

邮箱三强竞争:Hotmail地位危机

1996年,雅虎开始涉足电子邮箱方面的服务。1997年末,微软4亿美元收购Hotmail。随后在较长时间内,两大公司都基本霸占着在电子邮件市场。

然而就在2004年4月1日的愚人节当天,谷歌旗下的Gmail上线,以大容量、简洁、快速高效的特性快速赢得大量用户,开始在微软和雅虎两强中攻城略地。

根据互联网市场研究机构comScore报告显示,今年6月份的全球电子邮箱市场上,Hotmail、Gmail和雅虎分别以36%、32%和31%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尽管Hotmail仍以3.24亿用户继续位居全球最大在线邮件服务商榜首,但与雅虎、Gmail相比,只有Hotmail用户数量出现同比下降。

相比而言, Gmail对微软邮箱业务威胁更大。除了个人用户数量已无大差异之外,Gmail已与5000家大公司签订服务合约,尽管这仅占企业电子邮件市场占有率只有约1%,但其在企业云电子邮件市场占有率将近一半,谷歌已被视为主流云电子邮件服务商。Gartner预期云电子邮件将成为快速成长的市场,这也将成几大巨头间的必争之地。

很难理解的是,Gmail在前几年的飞速发展,竟没有得到微软高层的足够重视,也未对Hotmail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优化。在线业务由于连年亏损,在微软内部的一直处于边缘地带,高层对邮箱业务的长期战略定位也不是很清楚,决策缓慢或摇摆不定,这也延误了时机。

用户习惯变迁:微软升级Hotmail整合云服务

时过境迁,社交网络的兴起,已开始影响年轻网络用户的上网行为,根据comScore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人的电子邮件使用时间下降8%,其中12至17岁年龄段大降59%;25至34岁年龄段用户下降18%。

“我们沟通的方式正在快速的变化。”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微博)在微博中如此解释。

市场变化的背后,是年轻网民在社交网站上消耗时间的大量增加,对资讯、邮箱和IM等服务的兴趣开始转移,进而造成大量用户流失。此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量使用以及移动办公日渐增多,多终端的信息同步及存储需求加大。在云时代下,电子邮箱这一用户ID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微软、雅虎以及谷歌都不得不再重新审视邮箱业务。

但微软已经落后其竞争对手好几步。在此之前,在社交功能、标签、过滤以及用户界面上,谷歌Gmail和雅虎邮箱都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服务。在云时代到来之际,微软终于认识到扩展邮箱功能的重要性。

微软Windows Live部门(Hotmail属于该部门)主管克里斯•琼斯(Chris Jones)表示:“我们认为是时候扩大电邮服务的边界了。我们开发了新的电邮服务,将为用户提供现代感的体验。”

新推出的Outlook服务采用了Metro界面,界面更加清爽简洁,并集成了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等社交网络功能,用户在打开邮件的同时可看到关注好友的最新状态状态,用户还可通过电邮客户端与Facebook朋友即时通讯。社交元素的引入也被认为该次调整最实质性的变化。

同时,新版Hotmail服务允许用调用微软的各种互联网产品,如储存文件的SkyDrive、Office Web Apps等。此外,微软还计划引入Skype,为Outlook电邮用户提供类似于Gmail的Google Talk功能。

微软公开表示,新服务上线6小时用户注册量便已超过100万,即使加上原有3.24亿用户,距其10亿的目标差距还较远。

按照计划,微软将把Outlook.com服务推送给所有的Windows和Office用户,并与即将上市的Windows 8操作系统进行紧密整合,一旦用户创建了Outlook.com帐号,它能够自动同步到任何Windows 8 PC、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当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微软该次对邮件系统网络化升级改进,将邮并支持多种终端,凸显了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布局,思路便是利用电子邮件的用户ID特性来构建庞大的云体系。

ID体系连接“云”和“端”

“云+端+ID体系”,已成为未来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各大IT巨头自然不会忽视,并结合自身状况展开布局。

对于在线服务而言,有了ID体系之后能够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也能增加用户粘性。因为一旦用户登录之后,他就更容易留在这个服务体系之内,而且他的个人信息也能被用来进行内容的推荐。

这一点对于谷歌和亚马逊这样更依赖互联网的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对谷歌来说,个性化搜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用户身份,如果用户处在登录状态,谷歌就能获得用户的多种身份信息以及搜索记录,这就非常有利于提供精准的搜索结果。事实上,谷歌做社交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用户。

对亚马逊而言,用户ID系统同样重要。亚马逊的推荐算法一直为业界所推崇,但是对新用户而言,亚马逊并无法根据用户偏好进行推荐。但是在建立起ID体系之后,亚马逊可以通过用户的购买记录、浏览习惯等进行推荐。

而随着互联网公司进入硬件制造领域,ID体系变得更为重要,因为用户ID已经成为连接云和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个硬件设备中加入ID体系,几乎就是是再次“激活”了这个设备。因为无论何种硬件设备,在出厂时都没有任何差别(用户定制版除外),但是一旦录入了用户的信息,这款硬件设备就有了“身份”,对用户的价值也就更大了。

现在的智能终端无一例外都有ID体系的渗透,这一点在智能手机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一款 Android 手机,在使用 Google 帐号登录后,就可以同步联系人信息、收取邮件等。而这个时候,用户在使用硬件设备的同时,也在体验着软件和服务。

另外,现在很多人都拥有多个不同终端,终端彼此之间的同步也需要依靠ID体系来完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微软和苹果尤其需要一个强大的帐号体系。因为他们同时拥有桌面和移动操作系统,可以在多个不同类型的终端上抓住用户,并且在不同终端上给用户一致的体验。

同时,在ID体系渗透到云和端之后,也能让云和端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如果用户在云端依赖某一服务,那么在硬件的选择上,也很有可能选择能采用相同ID系统的硬件,因为如果选择另一个帐号系统,那么切换成本就会变得很高。

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只要在云或者端被竞争对手赶超,那么用户很有可能全面转向竞争对手的产品。

对苹果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移动端,但是通过ID体系的整合,苹果已经将移动端和桌面产品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当用户习惯了苹果ID体系下的服务之后,就有可能转投苹果的桌面操作系统。

和苹果从移动端往PC端进攻正好相反,微软升级ID体系则是防守的意义大于进攻。

微软最大的优势在于其 Windows 操作系统和 Office 办公套件,而其互联网产品和移动端相对较弱。如果在移动端失守,那么很容易影响到其桌面产品。而通过ID系统将这些都捆绑在一起,就能更多利用到其在PC端的优势,并且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而影响互联网业务和移动业务。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腾讯科技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