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公告正式批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宗125亿美元的手机厂商收购案在渡过了315天后,终于跨过最后一道门槛尘埃落定。
不过,外界始终对这一收购案褒贬不一。褒的是谷歌有机会利用安卓操作系统从头到尾自己生产手机和平板电脑,而这是在效仿苹果成功整合硬件和软件的做法。此外,摩托罗拉众多的重磅专利还可以非常有效帮的助其应对与苹果等公司的法律大战。
贬则势必会影响Android生态圈及其他参与终端厂商的态度。Gartner分析师曾这样评价:“对于其它Android手机制造商而言,摩托罗拉移动被谷歌收购无疑是一场梦魇,因为谷歌已经从合作伙伴变为了竞争对手。”
Android阵营的加速分化,是摆在谷歌面前的问题。而夹在中间的摩托罗拉移动从那时起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来掌控。
缺乏创新 首次陷入泥潭
摩托罗拉成立于1928年9月25日,在过去的80年间,公司创造了无数辉煌。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搭载的无线电应答器、全球首款商用手机DynaTAC、全球首款GSM数字手机、全球首款双向式寻呼机Tango等均是摩托罗拉的杰作。
好景不长,这艘手机航母在驶入2007年后,出现了2004年中期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净亏损高达1.81亿美元。摩托罗拉当时将亏损原因归结为高端手机市场需求放缓及价格持续下滑两大原因。
当时的国外分析师这样表示,“在它的竞争对手降低了低端产品价格的同时,他们也推出了高价格的具有新功能的产品。而摩托罗拉虽然也降低了价格,但产品构成陈旧,缺乏创新。”而这个问题也是摩托罗拉后续衰败的主要原因。
当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市场份额从2006年同期的20.4%下滑至18%,受业绩和份额双下滑的影响,摩托罗拉当时宣布全球范围内裁员7500人。此后第二季度其市场份额下降到14.6%,居全球第二位。诺基亚以36.9%位居第一,而排名第三的三星公司市场份额则升至13.4%。
上述竞争对手也正是诺基亚和三星。当时诺基亚N95和三星UltraEditionII系列深受市场和用户青睐,三星在那一年最终市场份额超过了摩托罗拉,而后者孤芳自赏、腹背受敌,开始一步步陷入泥潭。当时还有个比较轰动业界的事,那就是苹果公司正式推出了第一代iPhone。
随后的季度下滑、裁员也是自然无法避免,时任摩托罗拉CEO爱德华·詹德最终没能顶住压力在2007年年底辞职,继任者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格莱格·布朗。
在詹德即将卸任的消息传出后,摩托罗拉的投资者表现出了久违的热情。其中,摩托罗拉大股东之一,美国亿万富翁、激进投资者卡尔·伊坎则直接对此消息表示强烈欢迎,并建议对摩托罗拉进行分拆。
2008年3月26日,迫于卡尔·伊坎的压力,摩托罗拉正式宣布,将把公司分拆成两家独立的上市企业。其中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设备业务,而另一家专注于宽带和移动解决方案。
押宝Android 涅磐重生
2011年1月4日,摩托罗拉的两个部门分拆才彻底完成,来自高通的桑杰·贾正式接任摩托罗拉移动的CEO。
从2008年最初提出分拆后,摩托罗拉依然无法摆脱下滑的阴影。当年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摩托罗拉利润净亏损为3.97亿美元,终端销售额下滑31%,这已是其手机销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除了惨不忍睹的财报外,摩托罗拉还失去了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的位置。根据当时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索尼爱立信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
当时有分析师认为,摩托罗拉分拆看似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但是对其品牌没有促进作用。摩托罗拉近年缺乏创新和变化,尤其跟不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分拆其实是错误的举动。
问题依旧出现在产品创新和更新速度上。时任摩托罗拉全球副总裁的任伟光当时表示,摩托罗拉没有新品是其最大的问题。
据了解,自摩托罗拉当时推出Razr系列手机之后,就再没有推出能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手机产品。在丧失了产品速度和价格优势之外,摩托罗拉的研发部门花了太多精力在复杂系统的开发上,从而失去了推出更为先进的智能手机的先机。数据显示,摩托罗拉2007年新出机型仅13款,而其竞争对手三星推出了54款机型。
摩托罗拉真正走出这个泥潭是从2009年开始,尤其是在移动终端上。
2008年10月下旬,谷歌宣布,任何人或机构都可以免费使用该公司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的源代码。由于Android平台性能强大,通过软件和用户界面升级,硬件性能的提升,Android推出后便成为一款极具竞争力的手机平台。
而桑杰·贾上任摩托罗拉移动后,实施了大刀阔斧的削减计划。其中最重要之一就是停止了公司在多种手机操作系统上的开发,瞄准消费者市场的Android平台。随后,当微软在推迟WP7的发布之后,桑杰•贾再次决定不再和微软合作,专注于Android平台。
2009年11月7日,摩托罗拉的Droid手机产品在美国上市,这是摩托罗拉开始复兴的第一款产品。随后,摩托罗拉一系列Milestone(里程碑)产品相继问世,走出泥潭的光明之手伸向了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对谷歌的Android平台寄予厚望,在国内也相继推出了基于该平台的MT710、MT720、XT701、Milestone XT702、XT800、ME501、后空翻ME600等产品。这些手机也确实带来不错的市场反响。
分析人士指出,摩托罗拉可以利用Android平台开源性的优势,用软件来弥补其手机机型数量和款式的不足,从而打造“精品”手机。
2010年以来,摩托罗拉就发布了近20款新智能手机,已经成为Android阵营里的绝对主力。“在中国的Android市场中,摩托罗拉已经占有50%的市场。” 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孟樸此前对腾讯科技表示。
摩托罗拉201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6900万美元,终扭亏为盈。这是摩托罗拉手机部门自2006年以来首次盈利。IDC数据也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由3.4%增加至4.2%。
摩托罗拉走出了泥潭,拥有83年历史的手机鼻祖涅磐重生。
谷歌“灵魂”附体 或泥潭再现?
自2009年摩托罗拉开始全面转向Android之后,经历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身陷囹圄的它接连推出多款明星产品,受到市场关注。尤其是Droid X,创造了上市74天销售105万部的奇迹,超过了iPhone上市同样天数的销量,摩托罗拉从消逝边缘重回人们的耳畔。
而随后的被谷歌收购,反而打乱了它前进的节奏。
回到本文开头,在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合作厂商可能会开始质疑其日后对于各厂的竞争是否仍维持平衡。国外分析师曾表示,收购将使Android制造商(HTC,三星等)停下来思考替代选择,而微软Windows Phone突然看起来成为替代平台更有吸引力。
而谷歌首席财务官近日股东会上也表示,“股东会不要期望谷歌会在运营方面深度整合摩托罗拉移动。谷歌已经承诺摩托罗拉移动将与主要业务独立运营,部分原因是为了消除其它Android手机生产商的担忧。”
目前Android市场份额依然较大,而Windows Phone也才刚刚上市没多久,其销量和份额短时间内恐难撼动Android。尽管如此,由于对谷歌的担心未减和日渐同质化的Android,很多终端厂商已纷纷开始布局Windows Phone。国内的手机产量大户中兴已推出Windows Phone,华为也表示年底将会推出相关产品。
那么对于摩托罗拉移动而言,谷歌是魔鬼还是天使呢?
先看人员。高管方面,在谷歌正式宣布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当天,同时也宣布了摩托罗拉移动技术公司现任CEO桑杰·贾将离职,除了桑杰·贾外,还有至少其他8名高管将离开摩托罗拉移动,包括首席战略、财务官、运营官等。
谷歌在一份声明中称:“摩托罗拉移动将制定更简洁、更集中的战略,人们将看到较少、但却是重大的产品发布。缩减产品线也意味着将减少研发和制造人员数量。尽管谷歌目前还未谈及此事,,但预计裁员不可避免。
作为带领摩托罗拉走出泥潭的第一功臣桑杰·贾的离开不得不让人再次担心起摩托罗拉的未来,毕竟谷歌的血液当中没并有做优秀手机的基因。
手机出货量方面,摩托罗拉移动今年一季度出货890万台(智能机出货量510万部),低于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1050万部,有所下滑。其净营收接近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但净亏损为8600万美元。移动终端业务在内的第一季度净营收为31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2%,增速缓慢。
由于之前忙于在与谷歌进行收购重组,摩托罗拉移动在过去大部分时间并未发布太多的新机,内地市场也只有RAZR系列为数不多的几台旗舰机型。
从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看,除了三星以22.75%居于榜首之外,余下4为均为国产品牌。其中华为手机上半年出货1000万台,智能机占比80%,而摩托罗拉不及其十分之一,这给大中华区总裁的孟樸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在桑杰·贾宣布辞职的当天,腾讯科技曾连线过孟樸,询问中国区是否其受此影响,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短信也未有回复。要知道当初孟樸加盟摩托罗拉移动,和桑杰·贾力荐有很大关系,早先在高通两人和衷共济,相当默契。同在摩托罗拉移动后,在桑杰·贾的整体操盘下,孟樸在中国区成绩卓然,如今桑杰·贾“下课”,不免会联想到孟樸处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被谷歌收购后,如果摩托罗拉还找不到合适的角色处理好它和谷歌以及其它Android厂商关系,并且通过什么样的产品来面对中国市场,其更大的下滑将随之而来,孟樸的压力会更多大,“下课”也就是时间问题。
数据显示,到今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移动Android全球市场份额已经从一年前的33%下滑到14%,其销量份额下滑到2%。主要原因一是来自三星、HTC等竞争对手加快高端产品推进速度。二是国内的华为、中兴、酷派等对手也从低端领域进军Android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如此下去,摩托罗拉似乎将再次陷入泥潭,除非谷歌造出第二个“桑杰·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