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网创始人称最近没看过公司股价,认为视频网站在影视剧上争相烧钱系用户驱动。
自半月前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土豆网的股价与其上市历程一样跌宕起伏。上市前三日股价一路走低,紧接着连续6天大涨。昨天新浪又公告称已向土豆网投资6640万美元。对此,土豆网创始人、CEO王微(微博)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一直很重视微博平台,近期并不关心公司股价。对于自己跨界创作的话剧《大院》,他还首次对媒体做出了独家解读,并称挺排斥“文艺青年”这个称呼。
一直很重视微博平台
新京报:昨日新浪披露了6640万美元投资土豆的消息。双方今后会怎样合作?
王微:这是新浪的财务投资,据新浪文件中所披露,两次购买都来源于自由市场。我们希望双方未来在各个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新京报:土豆在微博上是否会有新的动作和计划?
王微:微博平台我们一直很重视,我们的分享策略就是,把我们的播放器打碎了,通过“用户自发”或“我们打通”的渠道,把我们的内容撒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变成互联网上有机的一部分。
新京报:在中国视频行业战场上,除了土豆、优酷等综合视频网站外,还有专注影视剧的奇艺、搜狐,以及后来发力的腾讯视频。你如何看待这几家竞争对手?
王微:对于未来视频市场的巨大规模,大伙儿都充满期待。我相信将来这巨大的市场足以容纳多家的服务提供商。目前各家都有自己独有的优势,而土豆的优势有几点:首先是广为人知的品牌,说起视频网站,大伙儿都知道有个土豆;其次用户和内容所产生的网络叠加效应,人与人、人与视频之间关系所形成的社区;然后是面对年轻用户的内容定位。
版权加大投入追优酷
新京报:视频领域中,你的很多竞争对手精力非常集中,好几家就专注于高清影视剧,而土豆现在有三块主要模式:用户生成内容(UGC)的Youtube模式,高清影视剧的Hulu模式,还有自制剧的HBO模式。战线是否拉得过长?
王微:新出来的公司肯定要选一个比较窄的定位,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这么做。因为很简单,用户上传视频这块壁垒非常明显,就这么两家公司主要在做,其他公司不可能做得好。而买剧,只要有充足的资金,都能购买,那就得主打些特色,“高清”什么的就出来了。我觉得这很正确。综合平台都是越早进入的人越希望做,没有人一开始想要做窄的,都是想要做广,做不了广然后再做窄。
新京报:这么说,与土豆在内容和市场定位上最相似的竞争对手是优酷,他们也是综合平台。你打算如何与优酷竞争?
王微:一、在版权内容上,定位年轻受众,土豆加大投入,追上之前因为资金而产生的差距;二、在UGC、自制节目、以及无线业务上,加强优势;三、产品上,个性化和构建社区的氛围,让用户更容易找到内容。因为市场现状是内容量越来越大,用户越来越难找到想看的内容。
新京报:坊间有个传闻,土豆的一个竞争对手在土豆挂牌交易当天,放出消息说一家互联网巨头跟他们有深度合作。你能证实这件事吗?
王微:对这件事情,我就不做评论了。坊间有各种传言并不影响一个公司长远的价值。
热衷影视系用户驱动
新京报:说到在版权内容上加大投入,每个视频网站都在强调大家对影视剧资源的占有。为什么视频网站在互联网这样一个互动平台上发展,却要走电视台的单向传播模式?
王微:用户驱动。我们毕竟是为用户服务的。大家都希望有差异化,比如用户的感觉是我们更娱乐,优酷可能资讯更多一些,这是我们的差异化。但是差异化当中也会有大家的共性。就像是报纸,再差异化,每天的国际大新闻你总得报呀,你不报的话就会觉得很奇怪。对视频网站来说也是这样,差异化当然要有,但是你得有一个白菜、米饭。影视剧在今天中国的状态是一个米饭、白米饭,是主食,你不吃不行。差异化是调味品。
新京报:但没看到餐馆在主食上展开过激烈竞争。
王微:对,其实问题就是大家都在抢主食,主食又是不能不吃的,所以就导致是同质化。没办法,经济规律就是这样,你看一下古往今来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
新京报:土豆影视剧来自于百度流量的比例是多少?
王微:我们现在还在静默期,所以具体数字我不能给。但百度当然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流量来源。
新京报:优酷方面曾经披露,在奇艺出来之后,来自百度的流量有明显下降。土豆有没有?
王微:当然有,奇艺推出后我们也降了一定的百分比。
最近没看过土豆股价
新京报:很多人比较关心土豆上市后的股价。不过业内一般更重视上市之后半年,也就是高管、机构禁售期结束后那一天的股价,因为那代表了高管、大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信心。你现在是否在为半年后做准备?
王微:我最近都没看过股价,我建议员工在每个财报出来后的第二天看下股价,就行了。IPO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但也是一个应被迅速忘记的日子。那些伟大的公司如苹果和谷歌,没人记得其上市首日的情况。上市只是土豆网发展历程中的一小步。未来的视频市场和态势会进入关键期,整个市场的格局将在全面盈利前完成阶段性定位,在整个视频市场的持续爆发性增长中,土豆网必将成为视频业最后主要竞争者中的一员。
新京报:搜狐CEO张朝阳经常说,华尔街低估了搜狐股价。你有没有类似感觉?
王微:我不喜欢抱怨,我做我喜欢的事情,效果最重要。华尔街不太了解中国市场很正常,就像中国投资人也不全面了解华尔街一样。
新京报:有一个细节问题,上市当天开盘为什么晚了大概一个小时?
王微:开盘时间是由证交所定的,这涉及操作方式的细节问题,现在没有详细探究的必要了。
受乔布斯“教育”挺好
新京报:在视频网站中,土豆的宣传语是“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而其他视频网站的宣传语多突出一个“看”字。你是不是更重视用户创造内容的方式?
王微:对。我们一直都很重视UGC,我个人很喜欢“创造”这个词。
新京报:你有没有打算把这个作为土豆的最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王微:我比较关心这个。我相信观众、用户来看的还是内容,内容从哪儿来?当然是从创作者来,所以我希望关注源头更多一些,而且我觉得在中国今天内容的创作者是比较辛苦的,无论是从社会认可还是收入,大家关注的是视频镜头里面的人,而不是在镜头后面真正创作的人,所以我宁可多关注他们一些。
新京报:那如果要你自己形容,你和其他互联网公司老总的区别,你怎么形容?
王微:我是个工程师,跟大家一样。我学的是经济、工程,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都一样。
新京报:那你们不同的地方在哪?
王微:每个人都不一样嘛,他们每个人也都不一样。你让我天天很有激情地跟你在这儿说话,说得天花乱坠,我做不了这种事,非要把自己逼着去做不是我做的事儿,我干吗,我有病啊?所以这个我觉得,差异什么的无所谓。乔布斯跟盖茨差多少?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人。
新京报:听说你见过乔布斯本人?还出现了不愉快?
王微:对,是啊。那个我就不想说了,那天发一条微博就是突然之间看到他退休了,所以有点感触,其他的没什么可说的,反正当时就是开个会,留下深刻印象,还被他教育了一通,不过还是挺好的。
话剧隐喻互联网伟大
新京报:你写过话剧和小说,听说你并不排斥文艺青年这个称呼,你只是认为中国人对这个词有误解,是吗?
王微:不,我觉得这个词儿只有在中国才有,只有汉语里头才有,我其实挺排斥这个词的,不知道啥意思。
新京报:在你的话剧《大院》里,有男女主角对于“系统”的辩论,比如这句“完全平等的系统,就是抹平一切的系统,让一切都平庸的系统。”这个“系统”指的是什么?
王微:这个不用去寻找具体所指,其实每个人都能触手可及的感觉到“系统”的存在。来自“系统”的压力时时刻刻存在在我们的周围。当它尚未需要牺牲你或者没有觉察到你时,你可能会感觉到存在感和幸福感;但当“系统”需要牺牲你时,它就会悄然降临,戳破你的幻梦,向你展示残酷的真相。举例来说,有些人以为自己成功了,但其实不然,你只是“系统”里的一粒小沙子而已,你的安全感是虚幻的。
新京报:男主角的结局,是否暗示你承认“系统”的强大,而放弃了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这一点和你的创业经历有关吗?
王微:不是,恰恰相反。我是在揭示“系统”的存在,很多人被幻梦所迷惑,这种自我是虚幻的,不具备意义的。这种经验并非只来自于我的创业经历,但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有时确实会陷入以下两种不利的境地:一种是主观臣服于“系统”,放弃自己的个性;一种是无视“系统”的存在,相信虚幻的自由和成功。
新京报:如果从《大院》里找一句台词推荐给读者,你会推荐哪句?
王微:“每一个的个人,才是这世界的推动者,不是王者,也不是寄生虫,更不是无意识无思想的‘系统’。”这句话的母体就是土豆首页那句话——“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他们对互联网伟大在哪里并无定论。对我来说,这句话就是互联网的伟大之处。
■对话人物
王微 生于1972年,福州人。高中辍学,自考托福外出留学,就读于纽约史泰顿岛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后进入美国的休斯公司,工作的同时攻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后曾任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总部的企业发展总监兼贝塔斯曼在线中国执行总裁。2005年4月15日,创立土豆网。曾跨界创作话剧《大院》。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