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拿到印度3G合同
对于一家全球运营的公司,印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印度每个月的移动用户增长量甚至超过了中国,3G牌照估计也会在2010年发放,算起来这个市场的增量不会比中国小多少。
不过呢,印度又是一个非常难搞的市场。这里很多的运营商采用了电子招标方式,把设备商关在小黑屋子里让他们电子报价,把价格压得很低。而且,以我最近几年先后两次去印度的经验,印度人对于中国的崛起骨子里还是挺恐惧的,对于中国的戒心还是挺大的。我那一年去印度,看到印度最主流的财经杂志上就说印度几大钢铁生产厂商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对印度出口的铁矿石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国内钢铁厂的供应。这不到了2009年年底,印度政府又准备对来自中国的电信设备征收反倾销税,这也可能使得华为在印度多年的耕耘毁于一旦。
好在印度的运营商多,有BNSL、Tata、Airtel、Reliance等五六家规模都不小的运营商,这个进不去还有另一个,不过要想在国企BNSL突破的难度就大了许多了。
四.国内屈居老二
在中国市场上,作为同城兄弟,中兴始终是华为非常难缠的竞争对手。如今,华为拔剑出鞘,阿朗、诺西等一班剑客纷纷倒地,却仍然逼不退过去看不上眼的中兴。用华为人的话来说,中兴就好像过去的游牧民族,即使被赶到了漠北仍然会卷土重来。
2009年,中兴的增长速度并不比华为慢。而且,华为踩好的点,中兴还能再接着踩上一脚,甚至取而代之。比如在终端领域,去年以前华为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数据卡业务,结果今年中兴插一杠子,就把市场分去了将近一半,这也客观上导致了华为终端部门高层的变动。
国内的3G市场,即使在并不是很强的WCDMA设备的招标中,中兴也分得了一杯羹。加上中兴本来就比较强势的TD和CDMA,还有终端,于是坐定了国内3G的老大,压华为一头。2010年,预计这种局面仍然不会改变,除非联通那边有大的市场份额的变化。这可让已经在国内当过多年老大的华为够郁闷的了。
五.成立华为研究院
华为成立21年来,走的是追随和超越的路线:让竞争对手们跑在前面探路,他们做出什么有价值的方向之下,华为再加大投入,推出更具价格优势的产品,更加理解客户需求的服务,最终超越竞争对手。华为走的路其实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线,对于中国绝大多数高科技公司都是有效的,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迷信洋人,洋人只是一个传说,你只要能够紧紧跟住他,就有超过他的那一天。
可是,如今在电信行业,华为已经有点迷茫了,因为能够跑在华为前面的洋人已经不多了,而且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技术变革时代的带来,前面的岔路很多,即使是华为前面的洋人也有些迷茫了。这个时候的华为如果仍然还是只做开发不做研究,未来就未必能够把握得住自己的方向了。
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所谓研发(R&D),两手都要硬,既要有着眼于长远的5-10年的研究,也要有立足于3-5年的试验性开发,还要有3年内的产品开发。华为现在已经有了试验性开发,华为内部有预研部门,每年总收入的1%(10%*10%)用于试验性开发。下一步,成立独立的华为研究院,做基础性的技术研究也就成了必然。
参加过几次英特尔的研究论坛,有一次也碰到了华为预研部的朋友,他坦承华为目前还是只能干好未来三五年内的工作,与英特尔这样的公司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还听过一个段子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有一次任总与高通老总在船上谈生意,高通老总说给华为的条件已经够优惠了,再让就要跳河了。结果任总当场拉开船门说,那你就跳吧。当然,任总还是不敢让对方跳的,因为无论做那种3G技术都离不开高通。例如做到做移动终端,华为自己已经做了多年的手机基带和处理器芯片了,但是仍然不敢大规模装备到自己的手机里,因为最后的一层窗户纸还是难以捅破。要捅破它,做点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