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这学期开始,武汉市小学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本中,“摩尔庄园”游戏作为网络及其应用部分被收录进教材,占两课时的内容,介绍了摩尔庄园如何注册、登录以及操作的方法。看来,游戏方应该感谢编写者,如果不被写进课本,有多少人知道这款游戏?
编写者认为,“对学生上网谈虎色变,这是不科学的”。这里,编写者无疑有偷换概念之嫌。其实,网络本身没有罪,学生上上网也未必不可,但网游毕竟不同于上网。即使很多成年人也会沉迷在网游中无法自拔,何况是缺乏分辨力、控制力的小学生?
出于对编写者良知的基本相信,我们应该认为,编写者不会在主观上希望自己编写的教材误人子第。很多时候,是因为编写者看到了硬币的正面——对学生有益的一面,但却忽视了硬币的背面——对学生有害的一面。这关系到对待教材的科学态度问题。
鉴于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教材的信任,教材内容的选择尤需慎重,笔者以为至少得“三思而后行”。一思,自己选的到底对学生有何益?二思,益处之外会不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三思,产生误导后有没有办法纠正?三思之后,再仔细斟酌,决定是否应该选进。
回到网游进教材上来,编写者可能进行了充分的一思,想到了网游进教材的益处;而在二思上,可能并没有换位思考;三思上考虑得更不成熟,忽视了现实中网瘾少年的可怕。此时,冒昧让网游进教材,确实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如同陶宏开教授所担心的“从而诱发他们玩游戏”。若真发生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是编写者所希望看到的,而这样的责任,也绝不是编写者所能担负的。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