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颜淑娟利用课余时间做了一份家教兼职,但是她所教的这位“学生”却着实让她头疼:“他妈妈就不敢动他的电脑,怕一动孩子就有轻生的念头。这孩子看起来非常颓废,弓着背,走路慢吞吞的,两眼总是睁不开,经常是上着课,他却睡着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每月至少使用过一次大型多人在线游戏产品的用户有5550万人,其中无收入群体占31.2%,22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52.5%。
而今年二月初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发布的《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技术报告》也表明,有73.1%的未成年人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其中一周玩一次及以上的占到玩游戏者的49.2%。
不同时代都有让人着迷的东西
资深游戏玩家翟迪用“宅”来形容自己在加拿大的一段日子:“我打魔兽最多的那段时间一天打18个小时,睡觉就头一歪就睡了,醒来继续玩儿。”但是他并没有一直“沉迷”下去,原因很简单:“后来缺钱了,有了压力,就回来工作了。我觉得最关键还是在孩子本身,自己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般沉迷游戏的人都没有什么太大压力。”
游戏学院的游戏设计师张瀚宇和开发人员云风都认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是个社会问题,不是游戏本身的问题。张瀚宇说:“国外的游戏其实卖得很火,但是并没有很多人痴迷。一方面因为生活比较丰富,比如拿一部分时间玩游戏,另一部分时间出去踢球。另外,真正会玩游戏的人是肯定不会沉迷的。”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迷的东西。”中国版协游戏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杰华如是说,游戏开发师云风也认为“现在的成年人回想自己的童年,会想起自己那个时候也沉迷过武侠小说、电视录像,甚至打弹珠、玩泥巴等,也都乐此不疲”。
增加网游营业税的方法可行吗
身为设计师的张瀚宇坦言,自己不太玩网游:“一个原因是不好玩,太磨叽;再一个是占用的时间太长,节奏太慢。”
中科院心理所的李甦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的游戏和玩具都太少了:“应该反思游戏本身,现在我们给孩子提供的学习软件可操作性都很差。”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曾提出,应增加网游营业税。对此,张瀚宇表示:“增加营业税的方法只会让我们国内的游戏业和国外越拉越远。”云风则认为:“一旦对网络运营商增收营业税,会让这个行业的垄断性加剧,使行业活力大大减弱。我们更难看到优秀的产品出现。对于存活下来的那一小部分厂商,也会把营业税转嫁到玩家身上。”
防沉迷系统防不胜防
自从2007年4月八部委公布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关于这个系统的效果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玩家总可以找到系统的漏洞,想出各种办法继续玩下去。从玩家的角度来看:“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翟迪坦言:“软件限制是不现实的,所有的软件都可以被破解。”
从运营商来看,即使出了防沉迷系统,游戏公司也会考虑自己的利润,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吸引玩家。张瀚宇举例说:“如果我限制了每天只能玩两个小时,那么游戏公司可能就会设计游戏让你觉得你每天必须玩这两个小时;或者你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在线的时间是两个小时,但是你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个东西。”
张瀚宇建议:虽然防沉迷系统一定要去做,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游戏的可玩性,不是一天到晚地用时间去堆。这个建议也得到了翟迪的赞同:“比如魔兽世界,由于它是玩多长时间就花多少钱,所以它就把频率设计得很慢,打个副本就要七八个小时,荣誉系统要花一个月,它的收费方式就决定了它这样设计。很多游戏就是在浪费玩家的时间,这方面应该限制一下。”
刘杰华认为防沉迷系统不是要让它起到完全限制玩游戏,而是想通过客观影响主观,通过时间的推延,渐渐让大家养成一种健康的习惯:“慢慢有的人就会觉得,不如去踢球。关键是促进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很多代表倡导的游戏分级,李甦很坚决地说:“这是必须的!它可以方便家长监督自己的孩子在玩什么样的游戏,而且有些运营公司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愿意为孩子负责任,游戏分级更有利于对它们进行监督。”
张瀚宇认为游戏分级很现实,可以做到。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游戏盘可以分成比如18+的级别,但是小孩子可以找人帮他买,但还是要坚持下来,要规范起来”。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