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分析,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容易成瘾,与游戏的黏着度有一定的关系,游戏设置中的打怪、升级、PK等设置都对青少年有着强大的吸引,导致青少年越来越迷恋网络游戏.
如果游戏公司在设置中过度纵容和鼓励恶意PK,会使得青少年漠视游戏中的生命,逐渐形成任意欺凌弱小来获得快感的价值观,也会因为游戏里的仇恨而相互谩骂.游戏设置、游戏装备与金钱和能力直接挂钩的设定,使得所有玩家将成功理念简化到只有有钱才能有地位和荣誉,从而投机赌博横行,使一个简单的游戏变成一个比富的赌博场.
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的网络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让长期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的孩子们模糊了道德认知.一个孩子为了上网甚至把菜刀架在了阻止他的父亲的脖子上.
除了大部分游戏迷之外,陶主任的“病人”里还有10%左右的“情感”成瘾者——他们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游离冷淡,却沉溺于网络中的感情世界.青春期的孩子喜欢交友,却又不好意思主动联系,网上交友、玩游戏从私密性、保护性、开放性方面,都适合孩子的需求.
陶然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女孩子为了安慰失恋的网友,和这个从未见面的“陌生人”聊了三天三夜.
链接
网瘾诊断标准
(1)上网已经占据整个身心.
(2)只有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的时间比预定时间长.
(3)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每当因特网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5)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惟一办法.
(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7)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8)在投入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9)因为长时间迷恋因特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如昼夜颠倒)、倦怠、颤抖、视力减退、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等躯体症状.
说明:如果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同时每日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以上,一周上网时间大于5天,并已持续一年以上,并且伴有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和心理障碍的一种或几种,那就表明你患上了“网络成瘾症”,建议住院治疗.
治疗
先给家长上课了解孩子内心
成瘾并非一朝一夕,治疗则更为复杂而漫长.
在被父母连哄带骗弄来治疗的孩子眼里“这儿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陶然笑着说:“因为不让他上网.”
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孩子必须习惯清淡的饮食和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6时40分从床上爬起来进行“军训”.陶然认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满足感延迟”,学会自控,节制自己的欲望.通过一到三个月的行为治疗给这些孩子“建立一个启蒙”,而彻底的改变陶然认为需要两年左右.但是,没有孩子会在这里停留如此长的时间,一有好转,父母还是倾向于尽快让孩子恢复正常的生活.
孩子们最终要回归家庭和社会,然而离开之后高达30%的复发率让陶然和他的同事们意识到在“探索这个新型疾病”的过程中,忽视了家长的参与.
家庭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在孩子的恢复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小彤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之后就基本康复了.然而没几天小彤的妈妈就打来电话:“他怎么还上网啊?我一看见他上网,我都要崩溃了.”
小彤的网络成瘾已经把父母的神经折磨得异常敏感,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现在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每月都专门安排针对家长的课程,在治疗孩子之前先给家长上课.
今年年初,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其联手京城网吧打造全市首个家长网络培训基地.以免费培训的方式指导网瘾少年的家长,以期帮助他们找到戒除网瘾的方法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