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张非这样饱尝网瘾毒害的年轻人大有人在,如何帮助他们戒除网瘾,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成瘾
高考杀出重围不觉身陷网络
当父亲赶到学校接回休学的小彤时,无法相信眼前这个目光凌乱、浑身脏臭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中学六年成绩始终拔尖,高分进入一流大学修读高能物理……一直以来小彤都是父母的骄傲.然而,大一下学期开始,小彤迷上了网络.为了能让小彤回心转意,父亲甚至住到学校附近去盯他的梢,一次又一次从网吧把他拽出来,但为时已晚.大三这年,小彤休学了.
回忆起第一次见小彤时的情景,朱大夫现在仍然唏嘘不已:“他当时整个面部都僵硬了.”严重抑郁的小彤已经无法和别人交流,“不管问什么,他只会说'是吧'、'对吧'”.
小彤的经历并非个案.今年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
中国科技大学的网络成瘾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9月到2007年3月,网瘾成为本科生退学的主要原因,占退学学生总数的56%;而出现不及格学分的在校本科生中,网络成瘾的超过了四分之一.
在浙江大学,2005至2006学年有90名学生退学,其中60多人是因为网络成瘾,几乎占到退学人数的70%……
这些在高考大军中杀出重围顺利挤过独木桥的孩子在网络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问责
网瘾多种成因并非网络之过
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专家们认为,导致这一切并非网络的原罪,表象之下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大家看到的是因为他上网,所以辍学了、偷家里的钱等等问题行为,然而实际上成瘾是个结果,这些孩子是先有了问题才会(网络)成瘾的.上网只是他们发泄的通道.”家庭才是这些孩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陶然给来基地治疗的孩子做过调查,86.4%的孩子都“严重缺少父爱”.大量乐于从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工作狂”父亲、孩子做得再好仍然是训斥多于赞扬的“完美主义”父亲、深受传统思想熏陶坚持“严父”原则不表达感情的父亲以及过于“老实”让母亲完全控制家庭的父亲都会造成孩子的人格不健全.
此外,家庭教养方式的失误则给孩子们日后出现问题埋下了伏笔.虽然不少父母接受了“赏识教育”的观念对孩子多加赞扬,但是“真聪明”这样的感念化言语肯定的往往是孩子的天赋而非努力的过程.批评起来则非常具体,“成绩不好将来就扫大街、没饭吃……”的责备则用学习水平否定了孩子一生的价值.
学校是孩子们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而基地的调查数据表明,五分之一的网瘾孩子都曾在学校受到过伤害.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被关注,表现欲极强,奇装异服、小恶作剧都是他们的表现方式.老师往往把这些视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当众羞辱则成了老师最常用的惩戒手段.
朱大夫认为当这些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产生冲突时,必然要寻找发泄的渠道.“打架是不被允许的,很多有网瘾的孩子都会抽烟,但是抽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另类,不足以缓解他们的压力.不犯法、不对身体造成直接伤害又容易得到的网络就成了他们缓解压力的惟一途径.”
当网络以一种相对轻松、快速的方式满足了孩子欲望,他们就会迅速放任自己沉溺其中.
压力越大,成瘾情况也越为严重.目前,国内青少年网瘾高发的年龄是14岁到16岁,正是学业压力最大的时候;而欧美网络成瘾者的则大量集中于20岁至35岁,因为其学业压力远小于进入社会之后的就业等压力.
魔力
集体沉迷游戏网聊昏天黑地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接受网瘾治疗的孩子们有的和小彤的经历很相似.“你见过上了初中还不会系鞋带的孩子吗?我们这儿就有.”朱大夫说:“这些孩子中学是被摁着学的,一上大学离开家,外界压力突然消失,原先被压抑的叛逆情绪会产生较高的反弹,无法控制自己.”
基地的陶然主任告诉记者,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孩子85%以上都是游戏成瘾,而最让孩子们着迷的莫过于一款名为《魔兽世界》的网络游戏.无论是不断升级带来的成就感,还是在游戏“工会”中得到的归属感,都是孩子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找到的.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