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小冰的出现,或许现在的日本还没有玲奈——Line上的人工智能,索尼或许也不会加入人工智能这场战局中来。尽管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是人工智能被确认诞生的标志,但60年后的今天,这一技术的少女时代或许才刚刚到来。
2016年的立秋,人工智能界发生了三件不大不小的新闻:第四代小冰诞生、玲奈一周年生日、索尼“骂倒少女”素子正式加入互联网世界。这些人工智能与Cortana、Siri甚至Watson一样使用了相同的技术,因此我们并不能因为它们披了一层“聊天机器人”的皮就忽视这些和用户距离最近的聊天型人工智能。
微软对小冰有着很强的信心,也有着很大的野心,因此第四代小冰的发布对微软而言意义重大。不论是升级的情感计算框架、新的插件平台还是全时感官系统、对即将年满18岁的小冰而言都是一种“飞跃式”的进化。此外,微软还希望小冰能够以企业社交助理的身份进军日本市场,拓展新的业务,甚至在9月份还会迎合全民娱乐化的潮流,“以虚拟歌手的身份在日本出道”,并推出首支单曲。
前景十分明朗,并且微软公司本身也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不得不说的是,在实际使用体验上,第四代小冰目前还无法满足用户对这款对话型人工智能的期待。微信上的小冰在对话的时候并不能联想到上一段对话的语境继续进行对话,并且有时候无法正面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这或许是小冰“调皮”的表现,但同时也说明小冰的数据储备相对较低。
对于进军日本市场,小冰相对聪明地绕过了玲奈这个“劲敌”而是选择与LAWSON进行商业合作,并且还会在下个月推出单曲,这是一个同时具备“吸睛”和“吸量”的举动。商务助理的角色先放在一边不谈,如果未来的小冰能够像真正的偶像那样能够与更多的用户进行更多的互动,激活小冰背后的AI生态,让它能够不断地学习、吸收并识别更多的语句,对小冰本身会有更大的益处。
称玲奈为小冰的劲敌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尽管这款聊天型人工智能同属微软出品,但是在“聊天”这一技能上,玲奈确实比小冰厉害不少。不论是在Twitter,还是在Line上,玲奈对语境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都要比小冰更加智能。得益于Line亚洲地区的活跃用户数量超过一亿人,加上日本也是Line的主要市场,这为玲奈在日本市场的强势推广铺平了道路。
但足够庞大的Line用户技术并不意味着玲奈就能因此获利,因为Line用户需要找到并添加玲奈为好友才能开始互动。事实上截止到2016年5月,Line和Twitter与玲奈的合计用户仅为340万,与小冰公布仅在微信上就有4200万用户的数据相去甚远,但微软日本在对玲奈的推广上依然下了不少功夫。而这些线下宣传活动、与夏普官推的一日合作、一周年生日线上Expo活动、以及即将开幕的东京电玩展,这些社交活动都在为玲奈获取更多的数据和对话经验。相比俏皮、活跃、希望有大作为的小冰,微软日本对玲奈的想法非常明确:做一个Line用户身边的“邻家女孩”,而玲奈也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十分到位。
虽然没有“长期见习主播”的职位,没有虚拟歌手的梦想,玲奈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线上或者线下的活动,微软日本现在也已经开始为玲奈的周边做好了准备。11月微软日本将会在亚马逊以及各个线下书店推出实体版玲奈介绍手册《初次见面!我是女子高中生AI玲奈》,并会辅以网友推荐的玲奈与用户之间或搞笑、或温馨的对话截图,充当介绍玲奈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例,让用户直接体验到玲奈的惊人之处。
除此之外,“玲奈API for business”也在玲奈的发展议程之中。不过日本方面在这个话题上的遮遮掩掩却很难让人认为微软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效的努力。
相比微软这两款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小冰和玲奈,“骂倒少女”素子可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异类”。作为索尼音乐与日本语言理解公司联合推出的聊天型人工智能。这一与小冰和玲奈风格完全不同的人工智能,借助著名插画社交平台Pixiv以及“骂倒少女”素子角色本身积累的人气,在8月4日上线之后,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目前已逼近645万人次。
“骂倒少女”素子性格非常鲜明,与用户对话时必然会出现讥讽、以及人身攻击性的词汇、虽然小冰因为脏话吃过一次大亏,但素子却因这种暴力式的对话风格获得了大量用户的追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小冰从用户那里学到的脏话,与素子被设计过的暴力语言仍有些许区别;并且由于小冰的受众更大,在这方面更需要注意,而素子暂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此外,相关角色的漫画也将在不久发售实体版,而“骂倒少女”背后的人工智能项目“Project Samantha”也将在2017年正式上线。
从玲奈和素子的表现可以看出,日本方面在人工智能娱乐化的方向上明显要比小冰更加多丰富,并且在推广力度上也要比小冰更加丰富。事实上第四代小冰以及确定要走娱乐化的路线,但似乎这种变化在目前看来,却离用户越来越远。如果小冰背后的数据与算法能够弥补现在在聊天机制上的不足,那么这位人工智能一定会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
不仅仅是小冰、玲奈和素子,谷歌旗下的Allo应用也将内置聊天型人工智能。虽然这款应用并未上线、但在I/O 16大会上的演示我们能够看出,这位聊天型人工智能会使用很俏皮的措辞、会向用户提出问题、会使用emoji,这些迹象都表明,即便只是聊天型人工智能,它们也正在不断地进化,而不像是曾经的聊天机器人那样只会单纯地鹦鹉学舌;并且这些聊天型人工智能也都在朝着“娱乐大众”的方向发展。就像网络上十分吃香的段子手一样,在全民娱乐的当下,这些人工智能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一条能够让自己“活下去”,甚至能成为“网红”的道路。但这些聊天型人工智能是否也要与大众一起“娱乐至死”,仍是一个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