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下周三,NASA将公开发布这些年来航空航天领域相关的软件项目的源代码,数量超过1000项。其中,甚至包括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月任务的载人航天飞船“阿波罗11号”的操作系统!
这些代码,无论国别,无论语言,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取,并任意使用。对于活跃于技术创新前沿的科技公司和个人来说,来自NASA的源代码,不亚于一座金矿。尽管因为技术进步的原因,这些代码看上去可能会显得陈旧,然而,对于技术人员来说,透视代码背后的思考方式,显然更加重要。
根据Wired的报道,3年前奥巴马曾经下令联邦政府加速技术转民用。今年2月,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也发布了类似的列表,里面包括了生物统计学、语言识别、自然语义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技术从国家部门转为民用,一向是技术向前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比如说,最近一两年逐渐火热的动作捕捉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现实增强技术,相隔十几年前,只能在电视节目中看得到,但现实当中根本没办法接触。美国相当重视“技术转民用”,从1958年开始,就让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执行Spinoff技术转化计划,截至2012年为止,已经发布了1800项技术——许多技术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无论是NASA还是DARPA今年的技术转化内容,均为软件相关。NASA技术转化计划主管DanIEl Lockney说,“最近,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技术成果和软件有关。”可见,美国政府现在正在重视软件技术力量的发展,也意味着他们认为软件技术将成为技术上的战略高地。
而我国呢?
我国一直鼎力发展“神舟”、“嫦娥”等高精尖的航空航天项目,就是为了在推动这些项目前进的同时,获得不同的技术成果,并最终转为民用。在我国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立有军民技术推进司,专门负责军民技术转化的规划,在它的网站上也常公布相关的技术进展。如果想获知历年来的技术项目推广,也可以到这里查看。
但军用技术转民用目录的网页上,列出的7个技术转民用的领域中,我非常遗憾的发现,目录没有囊括软件技术相关的技术项目推广。
李楠在《谁在保卫硅谷?》一文中,提到了国家决策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当下美国硅谷的繁荣,和美国政府1985年时的远见有关:
一群默默无闻的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学生组成的陪审团挺身而出,保卫了硅谷?的确,这更有戏剧色彩。
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保护硅谷的,是那些身居高位并且远见卓识的美国人。是提交报告给美国总统的HP前CEO John Young。是投票支持《拜杜法案》《联邦技术转移法》《技术转让商业化法》等一系列相关法案的国会议员们。
一朋友跟我感慨,“这些年去军队研究所的同学,都是感慨民用市场变化太快,军口用的比民口落后5-10年。”但很快,他这句话遭到另外一个朋友的反驳。我只希望,后者的反驳是有道理的。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