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与2009年市场收入高达886亿元相比,去年我国网吧市场收入规模仅有537亿元,下降了39.4%。在各种新兴电子产品以及无线上网方式的不断冲击下,网吧从业者对经营之路陷入迷惘。
随着暑期到来,“假日经济”如约而至,众多商家开始迎接难得的旺季。然而记者却发现,往日“一位难求”的网吧,在这个盛夏季节却遭遇“寒流”,面临着上座率都难以保证的窘境。
昨日,一位从事多年网吧经营的业者沮丧地告诉记者,在各种新兴电子产品以及无线上网方式的不断冲击下,网吧昔日的风光早已不再,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经营之路应该如何走下去。
从争抢座位到勉强维持
曾广(化名)经营网吧已有8年了,如今正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网吧从黄金时代慢慢走入下坡路。他告诉记者,2005年开业时,他的网吧占据了整整一层楼的面积,有超过800平方米,是附近最大的网吧。
“那时天天满员的情况简直不算稀奇。”曾广表示,生意最好的时候,不仅网吧里面280多个座位全部坐满,还有几十个人在门口等着。在2006年、2007年的时候,单日的营业收入能达到7000~8000元,周末可以上万。
而到了如今,同一层楼的另一半已经被转让给了一家火锅店。曾广说,在2009年,他就将网吧的规模缩小了,现在只能容纳120个座位,即便是这样,全部坐满的情况也越来越少见,现在生意好的时候上座率也只有60%~70%。
“现在经营收入想要达到过去的1/3都恼火。”曾广告诉记者,生意惨淡的时候,“老板的收入可能还没员工高”。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文化部发布的“2012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5.64亿人,其中经常在网吧上网的网民为1.2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2.4%,较2011年下降5.5%,延续了2011年的负增长趋势;网吧市场收入规模比2011年下降13.2%,为537亿元。
过去的客人都上哪儿去了?
其实,曾广所经营的网吧位置不错,周围有几所大学、培训学校等。随着暑期的到来,曾广开始对网吧进行装修工作。“现在暑假已经不是旺季了,学生放假回去都在家里上网了。”
对于目前的经营状况,曾广不是没有过思考。市场上大量充斥的电子产品以及无线上网模式,都让网吧过去的忠实“粉丝”步步远离,对网吧的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智能手机性能提升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网民开始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达到74.5%。
就读于四川大学的大二学生小李对记者表示,他过去也喜欢去网吧,“主要是打游戏,因为网吧网速较快。”但现在他却几乎没有再去过网吧。“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小李说,现在自己家里的电脑网速也不慢,而一般的上网使用手机就可以应付了,而且也更方便。“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光手机上网套餐的流量费都要花上百元。”
曾广也承认,现在网吧在网速方面的优势正逐渐消失,“我自己家里的网速都比网吧快。”据他透露,现在网吧的客人以在周围打工的人居多。
《2012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中也显示,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用户仍然是网吧的主要消费群体,占比约为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