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人们想到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时,常常想到那些推出全新和令人惊叹的技术的公司,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增强实境眼镜 就是比迷你版iPad更令人着迷的创新。咨询公司Booz & Co.发布的《全球创新1000》及其作者巴里·贾鲁泽尔斯基(Barry Jaruzelski)认为,打破科技边界仅仅是三种不同创新模式之一,每种创新方式在执行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困难,都需要一定的研发过程,但都会产生巨大的潜力,而这三种不同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分别是苹果、三星和谷歌。
以下就是贾鲁泽尔斯基对这三种创新模式的阐述:
一、需求捕获型(例如,苹果)
贾 鲁泽尔斯基表示:“这些公司的创新战略紧紧围绕着比用户更了解自己而展开,他们可以认识到尚未开发的需求,随后成为首家推出此类产品并满足市场需求的公 司。这种创新更主要地来源地直接对用户观察,而非市场研究,用户才会告诉你他们想要什么,观察用户,看到他们如何与自己的产品或竞争对手的产品互动,并观 察他们遇到的问题中隐藏的机遇。”
苹果并非触摸屏的发明者,但苹果开发的触摸屏产品提供了比其他产品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当然苹果也赚到了比其他公司更多的钱。
二、市场阅读型(例如,三星)
贾 鲁泽尔斯基表示:“市场领导者其实是典型的快速追随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忽略用户,而是对竞争对手和其他公司在市场上率先推出的产品极其敏感,观察哪些产 品获得青睐,随后快速跟进,推出自己的创新产品。你可以认为这些公司建立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弹簧转盘,能够迅速弹出并复制他人的观点,他们并不一定要在技术 是取得颠覆性的效果,但是会观察创新之处,并迅速推出自己的版本并抓取市场份额。这是一种基于竞争理念和典型的前沿市场活动研究进行的创新。”
如果仅凭糟糕地复制iPhone,三星不可能在三年之内从全球最具创新公司排行榜中上升五位。三星在恰当的时机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自己的产品,这也是一种创新,是属于自己的攻坚战略。
三、技术驱动型(例如,谷歌)
贾鲁泽尔斯基表示:“第三类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驱动型,也是传统的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式,虽然它并未完全脱离用户和市场,但更倾向于以技术为基础,看看能创造出什么技术,以及这项技术如何应用。”
这就是传统的创新模式,但最早推出产品和赚得最多的钱并不是一回事。
上述列出的几家公司在研发方面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模式,但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最后一种创新模式最令人信服,但这并不是投资者和研发高管们的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