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身的人们来说,岁末年初最是难熬。朋友圈即将迎来一轮又一轮的粉红轰炸: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诞节、12月31日跨年夜、2017年1月1日新年,这都是情侣们秀恩爱的重要时间节点。然后是除夕、春节、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不留一丝喘息余地。当然,之后也还有儿童节花式秀恩爱、七夕浓情秀恩爱、中秋月圆秀恩爱,“双11”“双12”再看人家晒两波礼物,啊,又到平安夜,备受伤害的一年过去了。
“有情人”们也未必轻松。礼物要准备,节目要安排,大餐必不可少,偶尔还要在朋友圈里有所表示。不然,很可能就要头痛地看女友发帖吐槽“男朋友不把我公布在朋友圈”被推送上热点,下面一群“有故事的女同学”建言献策:无非三种情况——嫌你长得丑、假装单身狗、随时想分手。总之就是不爱!然而如果发了朋友圈,就会迎来铺天盖地的群嘲:直抒爱意当然是秀恩爱,贴情侣照也是秀恩爱,发家常小物只要成双成对的都是秀恩爱,就连窝家里做顿饭晒出来都是“秀恩爱并对单身造成一万点伤害”。真是生活中不缺少秀恩爱,更不缺少一双双发现秀恩爱的眼睛。
秀恩爱,学名“公共场所亲热”,英文缩写PDA(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原本是指在公共场合进行牵手、拥抱、亲吻等身体上的亲密接触,现在扩大到了情侣在社交媒体乃至网络空间的一切亲密展示。特别是朋友圈平台,既可以视作私人记录生活的领地,又可以视作公共互动交流的空间,半公半私,性质特殊,更是秀恩爱的重灾区。人们对于朋友圈秀恩爱这一现象感情矛盾:一方面,社会调查显示,秀恩爱高票入选“朋友圈十大惹人厌行为”,很多人都会暗念那道魔咒:“秀恩爱,分得快”;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的另一半从不在朋友圈秀恩爱,甚至连有伴的状态也从未透露,又不免心生狐疑,猜疑对方爱的诚意。
关于朋友圈秀恩爱究竟是越秀越恩爱还是越秀分得越快,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支持“越秀越恩爱”观点的人认为:朋友圈贴图等秀恩爱方式有助于情侣一致认同“我们”的概念,强化恋爱中的美好时光,提升关系质量,从而拥有更高的关系满意度、亲密度和忠诚度;而认同“秀恩爱,分得快”观点的人则认为:秀恩爱满足的是虚荣心,也可能是自卑、自恋、空虚、缺乏安全感的体现,沉溺于秀恩爱会回避亲密关系中的真实问题,同时会给另一方造成压力,还容易招致第三者觊觎。
其实,秀恩爱只是恩爱的一个产物。“秀”本身并不能决定一对情侣“更恩爱”还是“分得快”,核心因素还是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的两个人的切身感受、沟通状况,以及双方为积极维护关系付出的努力。比如,女人介意“男友从不把我公布在朋友圈”,并不是要把男友的朋友圈变成自己的写真集,而是对这段关系缺乏安全感。做男友的如果只是反复解释“做人低调不愿秀恩爱”“朋友圈人际关系复杂不想给无关人等看”,显然解决不了问题;耍小聪明、发朋友圈只给女友一人看,更是火上浇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在现实生活中大方把女友引见给自己的社交圈,在日常交往中真心相对、坦诚相待,让她充分感受到爱的诚意,疑虑自然会打消。再比如,那些明星情侣“秀恩爱、分得快”的“血的教训”,也从不是因秀生嫌、关系破裂的佐证,当然是恩爱先没了,所谓的秀才会成为公众眼中的一场笑话。
所以,与其说“秀恩爱、分得快”,不如说秀恩爱者最大的担心是万一分手,会分得不Quiet。曾为人所知的感情,一旦破裂,势必要面对善意的叹息或恶意的嘲讽。那一刻的真情表露、柔情蜜意,也都沦为不堪的回忆、回首的惘然。就算是没有分手、共度白头,等岁月冲去浮华,揭开生活柔情脉脉的面纱,炙热的情感经琐碎的日常和纷繁的矛盾不断打磨,总会慢慢淡漠下来。于是当争论今天谁洗碗时,当埋怨“这孩子这点不好随谁”时,当争吵“要你妈还是要我”时,再翻看过往留下的这些“有你足矣”“感谢命运”的肉麻情话,那时的懊恼和追悔才无异啪啪自打耳光。
但也有可能,你看到了自己曾经真心实意留下的感慨,会想起曾经恩爱的时光,会想起彼此年轻的模样,会想起对方曾经给过的温存和爱意,会想起自己不顾“秀恩爱死得快”的群嘲也要留下甜蜜瞬间、越秀越恩爱的勇气。然后柔和了怒不可遏的目光,咽下了冲到嘴边的恶语,再把这“过不下去”的日子过下去,也未可知。
唉。所以啊,对于恋爱中的人儿来说,讨论秀恩爱究竟是越秀越恩爱还是越秀分得越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就算秀得高调分得再快,那也比时时刻刻惦着念着、只担心自己的爱情分得不Quiet强吧?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