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从哥斯拉谈起,为何纯技术流电影观众不怎么爱看了?

2016-12-6不详佚名

1954年,当好莱坞还在用木偶模型和镜面绘画完成电影的特效工作的时候,日本人已经用特摄技术走在了电影工业的技术前沿,令美国人侧目不已。

从哥斯拉谈起,为何纯技术流电影观众不怎么爱看了?

相比于早期好莱坞用模型制作的第一部《金刚》电影,特摄版《特斯拉》要优雅的多:真人穿上怪兽服装拍成的“大型cosplay”相比于提线木偶还是要真实的多。搭建微缩场景也确实比实景拍摄便宜。而对微缩场景的精细度把控,这颗星球上似乎也只有日本人能够细致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了。

实际上,直到1977年版的《星球大战》,卢卡斯所能用到的特效也没有超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的技术水准。制作模型搭建实景和镜面组合成像,是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科幻片的标配。对了,那是在1902年。

而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G技术的应用可算是水涨船高

当初那个为了满足卢卡斯想象而诞生的工业光魔,以及让乔布斯打翻身仗的皮克斯,如今已经算亭亭如盖。从《少年派》里栩栩如生的老虎到最近大热的动画短片《鹬》中每一颗闪闪发光的沙粒,都在宣誓着CG技术的领地。

而特摄,则龟缩在低幼动画片里继续打小小怪兽。像《恐龙特急克塞号》和《卡布达》这样的童年经典固然让人印象深刻,但论讨好眼球,《变形金刚》真人版这样的萝卜片和漫威里一众魔鬼鬼怪才是时代先锋,先进个人。

市场如此,东宝公司哪怕在2004年之前用特摄拍了18部《哥斯拉》,也不能免俗的让传奇影业拍了两部基于CG的同名电影,以此来挽回哥斯拉在怪兽界的尊严。

技术对于电影工业的革新还在继续

为了追求人类极限的真实感和临场感,3D和IMAX巨幕开始布局。不过事情发展的并不顺利,在《阿凡达》圆了卡梅隆在1997年喊出的“我是世界之王”的人生赢家大梦的时候,2D转3D、2K屏冒充IMAX种种乱像终于让观众忍无可忍。在《谍影重重5》上映的时候,民意逼着主创为自己的不诚实向观众道歉。

即便是诚实如李安一样兢兢业业的使用新技术,120fps,4k分辨率,让演员带妆上镜都觉得奢侈,却也遭遇了导演职业生涯的滑铁卢。《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美票房惨败,媒体一片差评。即便是傻多速的中国市场,也敌不过爆米花电影《奇异博士》。

我们赞赏李安导演对于技术进步所做的贡献,却不能否认由于新技术带来的感官不适与审美逾距,让人无所适从,最后只能取数演员脸上的雀斑。

技术的边界当然不止于此

2016年作为虚拟现实元年,围绕技术布局的硬件软件和文化产品蓬勃而出。乐视股东张艺谋和技术狂人徐克徐老怪曾不止一次宣称会制作VR电影。HTC索尼这些娱乐大厂也先后发布了家用VR设备。

年关将至,VR不再热闹,倒是英伟达的帕斯卡显卡卖了不少,还直接把网吧标配七彩虹这样设备制造商送到了出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算盘一打,不过是又一个旧金山与卖水人的故事。让垂死的PC业焕发了第二春,也算是功德一件。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最广为人知的VR电影却不是来自大导演的嘴巴里,而是知名色情游戏厂商illusion发布在战斧平台上的《VR女友》的游戏视频。至于它有多流行,去看看这款游戏下载量就知道了。

推波助澜的还不止在VR领域。向来不随大流的微软也适时推出了自己的增强现实AR设备。我们无意去探讨哪种技术更优秀,背后逻辑更清晰。产品最终是要给人用的,而不是打印一堆说明书。目前这款设备最大的用处是在自家卧室玩《我的世界》。

不过具有商用血统的微软并不止于此。最近有消息称,Hollens也可以用来做辅助设计,xx品牌的摩托车就是用这款设备参与开发的。想必它进入电影工业的时间不会等太久,毕竟那副3D眼镜也可以算是超低配增强现实设备了。

当然,唾手可得的技术产品远远称不上经验,真正能让人类颅内高潮的技术想象只有两种,写在书里的技术和写在BP里的产品。对了,就是估值40亿美金产品却只有两段demo的Magic Leap。它的出现让甚嚣尘上的VR\AR瞬间暗淡——MR,一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相结合的混合技术。

它的核心技术与CG特效相对应,CV,即计算机视觉。这项技术与影视工业血缘相近,或是未来迪斯尼的头号敌人也未可知。就那段著名的操场上鲸鱼出海的镜头来说,还曾经闹出CV成像被行业人士鉴定为CG合成的闹剧。不过后来创始人出面解围才尘埃落定。有关这家公司这个技术的详细解释请参看《了解Magic Leap的技术背景,就不难为它洗白》。

不过在文中,作者也提到“目前Magic Leap的核心技术微软几乎都有”。只能说现阶段VR/AR都还处在“大哥大”时代,MR自然噱头大于应用。不过噱头足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就会给钱,给很多钱。阿里的野望,要彻底颠覆人们的购物体验,“在家中去逛香榭丽舍”(阿里公关稿言)。但其实阿里却没在想,当乐视股东宣称要拍VR版大电影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说自己可以拍更高大上的MR版《摆渡人》呢?毕竟CG技术和CG才是近亲。

说回到电影。如果MR有一天进入到你的生活,你可能拥有一个《心理测量者》主角一样的衣橱,在客厅和擎天柱争战赛博坦,晚上搂着哥斯拉睡觉,听他讲讲过去霸占东京湾的日子.

打住,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你是愿意搂着斯嘉丽约翰逊呢还是哥斯拉?答案显而易见。那哥斯拉该怎么办呢?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似乎却忘了一件最核心的事情

电影终究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有它的展示边界的。音乐不能靠乐谱来展示其美妙,绘画不能靠文字阐述其深意。早期默片电影明星,在有声电影诞生后,很多便籍籍无名。而有了CG真人技术之后,特别是当你不小心看了《爵迹》之后,你就会立刻明白很多明星的演技基本上已经被真人CG技术淘汰了,而《指环王》的咕噜,那一声“it’s my precious!”才是真人CG时代经典中的经典。

说到这里,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诺兰在拍《星际穿越》里使用了和当年库布里克拍摄《2001太空漫游》里一样的70mm胶片摄影机,也明白为什么昆汀塔伦蒂诺和马丁西科塞斯等一众导演要求柯达保留最后一条胶片生产线了。那是因为胶片所能提供的宽容度和独特的发色以及化学工作原理所生成的质感,是任何数码相机替代不了的。

再举个反例,当年3D开始大行其道的时候,著名导演北野武曾经痛骂说“3D就是用来拍AV的,我的电影不需要他。”我想北野武也并是说不喜欢新技术,而是不喜欢一有了新技术就可以放松对电影本身的故事和视听语言的要求了。

时过境迁,《座头市》还是那样经典,而如今成千上万部所谓3D电影,又有几部拿得出手呢?

MR的尴尬就在于此。传统电影的视听语言与讲故事的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MR。而基于这种新技术的叙事逻辑与语言系统也没有建立起来,确实是除了360度看虚拟女朋友脱裤子也没别的用处。不过未来总是美好的,新的技术总会有新的经典作品出现。诚如姜文曾经对一个年轻演员说过:“你的目标不是要超过我,你要另起山头。”MR的山头会是另一个版本的《哥斯拉》吗?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电影有很多种拍法,在技术还指向不明的时候,在故事上在叙事技巧上在思想深度上,可挖掘的东西实在太多。

这件事东宝公司终于想明白了。2016版《哥斯拉》,他们请来最日本的导演庵野秀明,用最日本特摄技术拍摄。自8月以来,票房口碑双丰收。连小清新意味浓厚的豆瓣网友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