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召开第11届常会,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民群众纷纷从各地发来掌声和欢呼声
也有人提问:
为什么24节气跟公历对应那么好,比如清明总在4月5日?
为什么有时看新闻报24节气不止有日期,还精确到分秒?
为什么有时觉得24节气挺准有时又不准?
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
恩,每每遇到节气,就有人问我类似问题。我这次就发奋写个大的,一次性答完,包回百问~
遥想……
有一次参加科普活动,我问了在场的观众盆友们一个问题:大家觉得24节气是阳历还是阴历?
大家纷纷说:当然是阴历呀!这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嘛,阳历是外国人发明的!
我说:那为什么24节气跟阳历日期对应得那么好呢?比如清明一般都在4月5日,夏至在6月21日,立冬在11月7日,前后就算有差异也不会超过2天,为什么呢?
场上沉默了一阵。
我还没来得及得意,就有一位观众大叔说:
因为…24节气被假日办修订过?
先从各种“历”讲起~
阴历、阳历、农历,你能分清吗?
阳历就是“太阳历”,是依据太阳的变化来修订的历法,以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阴历就是“月亮历”,是依据月亮的变化来修订的历法。月亮每经历一次从圆到缺的循环,就是一个月。我国古人常把月亮叫做“太阴”,所以也叫“阴历”。
农历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并非如此。农历是我国古代人民独创的一种历法,兼顾了太阳和月亮的双重变化,属于“阴阳合历”。
为什么农历要又阴又阳呢?
我推测,古代中国人可能先观测到了月亮的变化,因为月亮的圆缺变化更加直观,信息更易于捕捉。
但同时,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当时的农业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需要严格掌握气候变化的年周期,而这极大地依赖于太阳的变化规律。
古人慢慢发现,月亮的变化与太阳的变化并不吻合,如果只看月亮的话,每12次月亮的圆缺周期后,就会比太阳的一个周期差出一段时间来。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完全得不到指导,这不白瞎了吗?!
于是,机智的古人就在阴历的基础上,补充了太阳的变化,并总结为24节气。
所以,24节气是农历的一部分,它本质上是阳历,我们现在通用的公历也是阳历,因此两者吻合度很高。而农历是阴阳合历,因为有阴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历有较大差距。
实际上,纯粹的阴历使用并不广泛,现在似乎只有伊斯兰教还在用,叫“伊斯兰历”。
这种历法只考虑月亮的变化,跟四季的吻合度比较低,每年只有354天8小时48分,每隔2.7年就跟公历差一个月,每年1月可能出现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起来太麻烦。
古人是怎么捣鼓出24节气的?
春秋时期
古人发现,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
先是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直到某天(夏至)时,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之后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直到某天(冬至)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之后又开始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周而复始。
阳光下的影子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夏至时,影子最短,说明阳光最“正”;冬至时,影子最长,说明阳光最“斜”。
因此,最早定下来的两个节气,应该是夏至和冬至。
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冬至:昼最短、夜最长
尽管那时的古人,还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却能敏锐地提出了“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这与我们现代的科学认识,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思路上已经大为接近。
要知道,春秋时代的古人几乎没有任何观测仪器,仅仅凭借着最简单的观察,加以思索,就发现了日影长短、太阳位置和冬夏交替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出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
战国时期
夏至和冬至的提出,相当于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到了战国后期,古人进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于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个节气。
夏至、冬至,分别指白天最长和黑夜最长,合称“二至”,“至”为极致。
春分、秋分,分别指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的两天,合称“二分”,代表“平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表示“开始”。
这8个节气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年四季的划分,记录在《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中。
西汉
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古人更加精确地把一年作了24等分,并加以命名,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24节气,这是24节气第一次被完整叙述。
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加进历法中,成为农历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