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世界互联网大会如约而至,企业家与专家学者之间的精彩交流仿佛高手过招。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种种规划固然让人欣喜,然而笑声过后,对市场的诊断才最让人深思。
智能可穿戴设备似乎未能在受钟爱后顺利发展下去
古代人们以日晷计时,子丑寅卯,日月星辰就是石盘上的针脚。十三世纪的中叶,意大利北部与德国南部出现了早期的机械式时钟。1510年怀表出现。再后来1918年,瑞士一位名为扎纳·沙奴的钟表匠精心设计出了一种体积比较小的时钟,并在两端安装皮带或金属带,从此人们有了手表。
在手表这个可穿戴设备“老前辈”面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就是21世纪科技产品的先锋,但它似乎未能在受到钟爱后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公布的第二季度智能手表全球销售数据中,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从72%下降到47%,销量同比下滑近72%。第二季度中,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万块,较去年同期的510万块下降了32%,是有记录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与智能手表命运相似的,还有谷歌眼镜与健身手环,谷歌在2012年喊出研发智能眼镜口号时,撩拨了一大批坚信“智能眼镜改变世界”的科技粉丝。然而2015年年初,谷歌便宣布第一代产品停售,该项目从X实验室转移到子公司。谷歌眼镜离开了市场化路线,回归实验品身份。
健身手环的历程更是奇妙,它的原型取自工厂的防静电腕带和医院的病人识别腕带,后来却与智能电子技术结合,成为健身辅助器材。在2013年到2014年的黄金发展期中,手环销量纪录不断翻新,概念股走入大众视野,手环公司在巩固全球销售渠道的同时还在不断增加销量。然而此后公司股价却从2015年6月份的每股47.6美元下跌到现在的9美元左右。
有必要构建出一个适合用户的商业生态系统
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这些曾经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潮流科技产品在发展中走入瓶颈?
CNBC的财经评论认为,以最典型的谷歌眼镜为例,它的开发方向始终向着安卓系统靠拢,使用目的主要在于即时信息的接受,比如查收邮件、分享照片或短视频,以语音指令操控硬件产品。也就是说它最适合投放的领域可能是医疗、汽车、体育和教育行业,而非大众期盼的能够完全取代智能手机。谷歌眼镜售价为1500美元,但实际成本仅在200至300美元。无论是商业策略还是兼顾研发成本,现实可用性不强和售价高昂使得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产品销售不尽如人意。
对于健身手环而言,股价下跌的原因更为简单,那就是用户黏性不强。社会人群往往具有相似的生活规律,每天的睡眠情况或者步行距离对很多人来说是相对稳定的。当使用过几次后,熟知自己的作息规律,又看不到显著改善,就没有动力继续使用下去。
早在智能手表大笔售卖之前,就有科技媒体指出,智能手表概念虽好,但显然过于依赖智能手机,只提供了一种“助手式”分散性质的用户体验。此外,如果内部组件没有技术突破,那么表身设计也只能依托机械手表的模样,毫无新意。对于当下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而言,想要改善市场状况,摆脱“没落”命运,首先有必要构建出一个适合用户的商业生态系统,从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忠诚的用户黏性。
新技术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是决定其市场销量的关键因素
乔纳森·艾维拥有“苹果灵魂设计师”的美誉,创始人乔布斯逝世后,乔纳森·艾维终于将梦想已久的智能手表化为现实。但显然他没有梦到后来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在经历过第一年的热潮之后,就在今年的第三季度严重萎缩。在手表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手表从作为概念出现到被普及成日常用品经历了七百多年的时间,而且是建立在“看时间”已成为欧洲人的“刚性需求”的基础之上。而智能可穿戴设备并非刚需,这点与身处白热化红海市场的手机显然不同。又由于此类设备对不同智能系统的依赖性强,导致目标用户划分太过鲜明。当投资风向转变时,智能产业链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业内常常寄希望于重量级品牌,将其当作“强心剂”,救活持续走低的销量趋势。但此法非长久之计,比如今年苹果智能手表新品虽掀起了关注度的浪潮,销量却也在走低。
弗雷德·威尔逊是纽约投资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表示苹果智能手表不会成为该公司的旗舰产品,因为不是每个用户都希望在手腕上戴个电脑。这句话对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样适用。
更何况,可穿戴设备的样式还在不断更新,已有的手表或眼镜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优的产品形式,只是一种过渡产品,而现实中很多厂商也已着力开发智能服装或饰品。可以预测的是,科技产品的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是决定其市场销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激发需求、适应需求才有可能改变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境况。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