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健林努力实现他的电影“小目标”时,碰上了一颗“大钉子”。
11月18日中午,导演冯小刚通过个人微博发表了一篇《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矛头直指这位中国首富。
事件起因是冯小刚新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疑似遭到万达院线“特殊照顾”,在全国其它院线平均40%以上排片量时,作为第一大院线的万达院线,却只给了11%。冯小刚认为万达通过打压这部电影,想要打压竞争对手华谊兄弟和转投华谊的前万达影视总经理叶宁。
在公开信中,冯小刚借用潘金莲之口嘲讽王健林“孩子气”、“小格局”,感叹自己“只因与那间小公司稍有瓜葛,也糊里糊涂躺在了贵集团的铡刀之下”。
不到一小时,这封公开信就在冯小刚拥有近2000万粉丝的微博上被转载了超过1万次。媒体们纷纷转发,很快又在微信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
今年七月华谊兄弟另一部影片《摇滚藏獒》上映时就闹出过同样的风波,因此许多人认定万达故技重施,再一次公报私仇。而也有另一部分人认为,万达影院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排片,即便一场不排也无可厚非。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万达对《我不是潘金莲》的差别对待,以及冯小刚炮轰万达之后电影圈的支持声浪背后,是这家公司过去几年与整个电影圈的暗战。
差别对待背后是不甘,《我不是潘金莲》原本是万达的孩子
就在冯小刚发出公开信不久后,《我不是潘金莲》的制片人杜扬在自己的微博转发并评论道:“四年开发路漫漫,我也是一枚制片界的李雪莲,苦啊。坚持做好电影为什么这么难?我也曾跟随王健林总多年,相信这并非王总的本意,请万达院线对《我不是潘金莲》敞开怀抱。”
在杜场和搭档宋歌成立摩天轮影业之前,她正是就职于万达影视,负责万达整体项目开发。四年前,就职于万达的杜扬买下了《我不是潘金莲》的电影版权,所以,这部电影一开始是万达的孩子。
随着杜扬和宋歌的集体出走,这个项目也被带走。不过当时的《我不是潘金莲》尚未形成剧本,大部分业内人士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文艺片”对待,这或许也是万达把《寻龙诀》这样的大项目留下,愿意放走这个项目的原因。
不过随着冯小刚接手,华家兄弟入局,范冰冰成为主演,《我不是潘金莲》逐渐显露出了大片相,看着自己家的孩子就这样成了邻居家的招牌,万达自然不会甘心。
内容一直是万达的痛处,它需把足够多的内容吸引人们进入购物中心顶层那些300座的黑房间里。所以在过去几年,万达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投资和开发自己的项目,试图建立自己的内容生产体系。
但无论是杜场、宋歌的出走,还是叶宁的离开,归根到底都是同一个原因:在万达的管理体系之下,无法为这些电影创作者提供一个做内容的土壤。
叶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么解释自己离开万达的原因,“如果只是做职业经理人的话,我不会离开万达”。
电影背后还站着猫眼和耀莱,这是万达忌惮的对手
媒体们乐于见到华谊兄弟和万达互掐,不过相比起华谊,《我不是潘金莲》背后的另外两家公司,或许也是我们能看到今天这出大戏不可或缺的角色。
根据一位知情人士对《娱乐资本论》的说法,耀莱影视通过提供5亿元保底,获得了这部电影20%的投资权。而为了完成电影的保底目标,后者又找来了猫眼做为电影发行方。
耀莱影视进军电影业的路径和万达相似,通过投资影院建立渠道,然后逐步向上游挺进,进行电影的投资和发行。尽管目前从绝对影院数量来说,万达要远高于耀莱,但后者正在通过资本市场奋力追赶。
去年11月,耀莱宣布通过壳公司ST松辽募资25亿元,其中的20亿将用于建设90家影院,同时耀来文化将生产8部电影,剩下的5亿用于补充影视业务。今年7月,耀莱又紧跟万达与杜比合作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杜比影院,加强旗下高端影院的竞争力。
相比耀莱,猫眼所拥有的线上发行能力,已经在过去几年让万达吃过苦头。2014年国庆,一部《心花路放》让猫眼的票补和预售模式成为电影界的新宠,两个月后,由万达五洲保底,万达院线一路护送的《一步之遥》票房平平,让更多的人质疑万达的发行和渠道能力。
在今年各家都很少对电影进行票补的情况下,猫眼决定增加对《我不是潘金莲》的票补,让万达不得不警惕。它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再出现第二个《心花路放》。
万达可能帮了倒忙,不过王健林要想想怎么成为更好的合作者
冯小刚炮轰之后,王思聪发微博进行了回应。他认为没有人和钱过不去,如果《我不是潘金莲》票房好,万达一定会按照程序化的流程增加排片。
但这一说法的前提院线提供的排片量能够达到被观众看到的比例。如果本身排的场次少,又在非黄金时段,那么观众自然看不到,也谈不上票房逆袭增加排片了。
不过,这一来一去,原本一部热度一般的电影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冯小刚当然明白其中的套路,不然他也不会用这种气急败坏的方式写这样一封阴阳怪气,又充满攻击性的公开信。
万达这一次的“狙击”最终结果可能是帮了倒忙,同时又让那个院线垄断的老问题又被拿了出来。
好莱坞通过《派拉蒙法案》,禁止电影公司同时拥有影院。但在国内并没有这样的禁令,因此包括万达、博纳、华谊兄弟再内的公司都同时拥有电影制作和院线业务。
随着渠道增长逐步放缓,渠道通过兼并变得更加集中之后,这种“全产业链”对行业带来的副作用也会更加明显。而坐拥国内第一大院线和发行公司的万达,将会遭遇最大的挑战。
像《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事件会越来越多的出现,王健林也不能总用公司恩怨作为挡箭牌。我想即便是他,也不想站到整个行业的对立面。
王健林信奉资本和速度的力量,但如今的中国电影行业最不缺的就是资本,最忌惮的就是速度。
万达不可能在电影行业一家独大,这也就意问着,他需要在忙着吓唬好莱坞的同时,想想怎么在自己的市场上,成为一个更好的合作者。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