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是重要农业生产物资,但传统农药的长期低效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研究显示,纳米技术可显著提高农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是记者17日在中国农科院举办的第一届纳米科技与农业可持续技术发展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利用纳米技术将农药粒子从传统的5微米降低至100纳米,小尺寸效应可减少叶面农药脱落,提高利用度。与此同时,利用纳米材料负载农药粒子,可根据作物防治的时效特性等需求,通过微囊化技术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并延长持效期,就可以减少农药施用次数。不仅如此,农药大多数为难溶性化合物,通常必须添加载体、溶剂、助剂等进行剂型加工,才能兑水稀释后喷洒使用。通过纳米技术还能改善难溶药物的水溶性与分散性,减少农药制剂成分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不利于人体的有机溶剂使用量。
中国农科院预计,在病虫害防治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全面推广使用纳米技术,可降低农药投放量30%以上,每年减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50万吨,大幅度降低农药残留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为此,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汪学军表示,后期将积极支持农业纳米科技研发,加速发展高效、安全的新型绿色农业化学品,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中的化学品残留,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提高食品安全性,保障国民健康。
目前,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纳米创新团队在纳米农药的研制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开发了一批高效、安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纳米农药新剂型,正致力于产业化开发和推广应用研究。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