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规划线路的智能越野车、无人驾驶的高原侦察车、小巧灵活的武装机器人,还有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机器大狗……10月18日,为期一个多月的解放军“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落下帷幕,中国44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智能装备同场竞技,都有哪些亮点?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机器大狗”亮相
解放军办无人系统挑战赛,规模庞大
据解放军报今天报道,10月18日,由陆军装备部主办的“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在京落幕。来自国防科技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兵器工业集团等44家军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的73支参赛队,参加上个月在黑龙江塔河举办的挑战赛初赛,经过严格选拔共有22支参赛队晋级决赛。
这次决赛设置了野外战场执行任务、城镇战场侦察与搜索、山地输送等比赛,来自军事交通学院、山河智能公司等军地单位的5支参赛队分别获得相应组别的冠军。
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介绍,参与A组比赛的是高度自动化车辆。参加决赛的选手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研制的猛狮智能1号车队。
参加B组比赛的是全地形自动驾驶汽车。入围决赛的机器人选手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沙漠苍狼车队。
C组选手包括执行个人和城市任务的小型机器人,其中包括多个涉及民用领域的比赛项目。此外,该单元的参赛选手还包括旨在执行城市侦察和拆弹任务的小型履带式无人车辆。进入决赛的五个机器人选手包括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和青岛某高科技公司研发的设备。
D组的多足机器人竞赛是“跨越险阻2016”中最有趣的比赛科目。三名决赛选手包括山东大学和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各自研发的四足机器人,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研制的“铁马”山地输送无人仿生平台。“铁马”借鉴连杆机构原理进行设计,可提供更强的稳定性而且操作更简便。
E组参赛选手是机器人货运卡车。参加决赛的选手包括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研制的一辆铰链连接式六驱无人卡车。以及由北京机电研究所研制的一辆六驱无人卡车。参加该组别决赛的另一位选手来自山河智能装备集团。
机器狗与美国水平接近,还要造牦牛
▲“奔跑一号”车队的足式关节机器人(又称“机器狗”)
这次系列比赛中最酷炫的项目莫过于仿生机器人了。D组比赛科目的正式名称是“仿生无人平台山地输送”,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奔跑一号”车队的足式关节机器人(又称“机器狗”)获得了该组冠军。
据解放军报报道,穿上迷彩裤的中国机械狗首先参加的是单项比赛,主要检验负重能力、机动速度和机动灵敏性。几十公斤重包袱挂上后,机械狗纹丝不动;在河滩上行走,它像马帮驮队一样,虽然缓慢但十分平稳;前行、后退、侧走,机械狗的四条腿密切配合、稳定可靠。
在接下来进行的越野综合比赛中,机械狗在负重状态下通过沙土路、砾石路、泥泞路等地形,虽然走得趔趄,但好在有惊无险。在通过垂直墙、壕沟、纵坡、侧倾坡时,观众着实替它捏了一把汗,但庆幸的是,虽然脚步蹒跚,有时还“崴”一下脚,但它还是顽强地完成了所有考核内容。
▲机器狗结构图
据中国日报网介绍,北方车辆研究所从2011年开始研制机器狗,目前已经规划了一系列产品。此次参加比赛的这台机器狗属于第一批,也是证明这个技术可行的的原型机。
北方车辆研究所无人平台研发中心副主任、兵器集团科技带头人苏波对比赛结果感到很欣慰。他说,“我们下一步要做更大和更小的机器。现在这个机器是仿大狗,下一步要做仿牦牛的,就是400公斤的,它可以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下运输。我们还会研制更小的机器比如机器小狗和机器山羊,将被用于复杂地形下的侦察,会形成一个系列。”
苏主任还提到“在中国无人系统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指导下,在中国、俄罗斯、德国、芬兰四国机器人联合体的支持下,无人中心的一些基础技术和理论已经取得了突破,我认为我们的这台机器狗的综合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性能水平,跟美国当前发布的水平是比较接近的。”他希望该足式关节机器人可以尽快列装,为我国的军队多样化任务作出贡献。“美国在海军陆战队等都进行了应用试验,为正式列装打下了基础。”
▲D组的另一个参赛队伍
▲这一组的三个队伍也不全是四足机器人
也有参赛设备暴露出技术问题
▲北京广微科技公司狼蛛车队的车辆陷入泥泞道路。陈柳兵摄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由于此次比赛“难度高、地形杂”,不少队伍在比赛中也遭遇了技术“滑铁卢”。
包括4x4、6x6全地形车等E组非仿生平台类车辆的比赛,主要考察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过性能。在比赛中,北京广微科技公司的狼蛛车队就遭遇了车辆陷入泥泞道路的险境。车辆右后方的轮胎被片石划破,导致参赛人员花费半个多小时才把车抬出来,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
“初赛的时候没有尝试泥泞路,这次决赛想挑战一下,结果陷进去了。我们以后会在驱动上做改进,现在的驱动是两驱的,如果改成四驱的话,刚才就不会被困住了,因为动力都是足够的,”负责电气和整车的该公司工程师坦言。
▲浙江中控研究院星越车队参赛车辆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