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要完
美国著名的社交网站Reddit,其《无人深空》子版块是这款游戏在全球最大的社区,拥有多达14.6万名玩家。不久前这个社区突然被关闭,让不少玩家非常震惊,虽说版块很快就重新上线,但它短暂关闭的原因却耐人寻味。
该板块的版主R0ugeW01f后来出面表示,《无人深空》的社区如今已经不再有游戏的实际讨论,“充斥着各种厌恶的情绪和抱怨”,所以他单方面决定关闭版块。尽管R0ugeW01f说这是他的个人行为,但事实上多数管理员也都有相似的看法,只是不希望采取那么过激的行动。
其实早在这个事件之前,《无人深空》早就已经是一脸败像了。发售之初,它达到了21万人同时在线的奇迹,如今时间过去两个月不到,仅剩下不到千人在线。我们来看看Steam上的评价,截止至发稿时总共70641篇评测里仅有33%是好评,近30天里的5000多篇评测更是只有13%的好评率。如果说你对《无人深空》的动态只有时不时的关注,一定会惊讶于这个本来万众期待的游戏竟然落得这个结局。
发售前受到瞩目,发售后却令人大失所望的游戏并不是没有,但《无人深空》无论是前期受到的大量关注,还是后期铺天盖地的责骂,都可以被称为是现象级了。那么在这天堂和地狱之间,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曾经的神作潜力股
《无人深空(No Man's Sky)》是开发商Hello Games的作品。你没有听说过Hello Games并不奇怪,因为这个成立于2008年的英国游戏工作室一直都是名不见经传,没有过可以被人们记住的作品,直到《无人深空》。
《无人深空》最初的揭露是在2013年,那时它就得到了索尼的关注,后者为Hello Games提供了一系列支持。一年后2014年的E3大展上,《无人深空》出现在了索尼的发布会上,正式在玩家们眼前亮相。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款独立游戏能够有这样的待遇。正因为如此,在这个“人气IP”满街走的今天,一款充满原创精神的独立作品很容易获得大家的好感。
当然,能赢得索尼的青睐还不够,《无人深空》彻底征服玩家的是它几乎模拟了一整个宇宙。Hello Games用物理算法来实时生成大量的天体,这样游戏就能够生成1840亿亿(!)颗星球,同时游戏甚至还不到10GB大小。因为所有客户端采用的是同一套算法,所以当你将自己发现的星球坐标报告给朋友时,他看到的也会是同样的景象,而非随机生成的另一个天体。
探索无垠的宇宙一直以来都是科幻迷们最大的愿望之一,《无人深空》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玩家可以在不同的星球上收集不同的资源,发现形态各异的生物,打造飞船继续征服深空。这样的自由度和无限的探索潜力,让玩家们无比期待。当索尼在展会的大屏幕上演示飞船直接从星球表面加速冲进宇宙星海时,相信没有人不感到震撼。
从天堂到地狱
事实上在一片赞美和期待之声中,也不是没有质疑:星球数量多得吓人固然是好,但那毕竟只是算法生成的。要想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开发者一定程度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除去那些东西,游戏的乐趣还剩下多少呢?这种担忧在当时并没有占据主流,可他们却真的不幸言中了。
没错,在最初的探索新鲜感过后,玩家们发现自己在这个游戏里真的做不了太多事情,最有意义的行为就是不停收集材料,合成装备、武器、飞船配件等等。算法生成的那些星球刚开始确实给人一种奇特瑰丽的感觉,但多发现几颗之后就会意识到它们其实大同小异,基本只有视觉效果和环境(比如高温、有毒、辐射等)上的不同。开发商曾高调宣传游戏里的生物种类繁多,其实也只是随机组合而已,远远达不到现实中生命形态的奇妙和丰富。发现新生命,然后给它们取自己的名字,并不能给你带来多少成就感。
提到宇宙探索,可能会有人想到发现远古文明遗迹,甚至发现外星城市这些让人兴奋的事件。很遗憾,这些在《无人深空》里都是没有的。所有星球一片荒凉,无论是观测站、遗迹还是庇护所都很相似。也就是说星球是随机生成的,但星球上那些开发者设置的固定的东西,种类少得可怜。一句话:游戏预告片里的内容真的就是正式版游戏的全部内容了。
更恶劣的是,制作人隐瞒了《无人深空》不能多人联机的事实,面对这样的问题一直含糊其辞,只说“因为游戏地图太大,两个人几乎不可能遇见”。直到游戏发售后真的有两名玩家到达了同一颗星球的同一个地方,确定互相看不见对方,Hello Games才不情不愿地承认《无人深空》当前并没有加入联机内容。没有其他玩家,也没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NPC。宇宙中两个互相敌对的势力,不过是在进行着没有目的的战争而已。玩家们调侃说:《无人深空》,真的是“没有人”呢。
时势造“神作”
其实客观来说《无人深空》并不是那么差劲的游戏,至少它这种在无限宇宙中尽情旅行的创意还是蛮有趣的,作品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硬伤。要说错,或许只能去怪整个大环境吧。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