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召/回/者
“如果都这样,可能就不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了”
记者:召回的成本很高,最后的回报可能很少,有人觉得这有炒作嫌疑。
钱志文:钱志文这个名字你搜一下,全国有数千数万。如果只有一个钱志文,他们(客户)找这个人买东西,那叫炒作。但全国那么多钱志文,炒作也是给这个群体炒作,不是我一个人。有做老师的、做律师的、弹钢琴的,他们知道是哪个钱志文?
记者:你就是把这些分散的东西集合起来,然后去找厂家索赔。那直白地讲,你的目的就是索赔?
钱志文:不是这样。怎么讲,通常一个人比如说,被车撞成几级残疾了,你去索赔,假定是50万元,法院判多少,也不是你要多少就是多少。那我做这件事花10万,你觉得我能找他们要得到10万吗?就算我要到10万了,那我这段时间,在外边耽搁的生意,那也是我的损失。
记者:没有经济利益?
钱志文:一般来说,我心里期望值,我花了10万,能够赔到三五万已经很好了,通常也就是三五万。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
钱志文: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我觉得做完这件事,我对得起自己良心。你放那里不做,我对不起自己良心,我心里不踏实。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记者:那你以后做其他事是不是也会这么在意?
钱志文:是啊,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栽了跟头下次就不会了啊。
记者:这也不算栽跟头呀。
钱志文: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我认为栽跟头了;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所以我做这样一件事;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所以人家觉得没栽跟头我觉得栽了。
记者:你是什么标准?
钱志文:我觉得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自己良心,让客户说这钱花得值,不是说被坑了。
记者:如果每个商家都这样想就很好了。
钱志文: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多的,我只是一个个体,但以后会有很多这样的人,如果都这样,社会上可能就不会存在什么产品质量问题了。
记/者/手/记
我们需要更多负责任的卖家
跟一般人认为的一样,两年过去了,且仅仅是几十元的东西而已,却要花费数万元来搞召回,这人不是太“高大上”就是太过“雷锋”,或者“用意不纯”。然而,事实上就有这样的人。
在钱志文看来,卖出去了不合格的产品,召回只是对客户的负责,而向厂家索赔也是自己的权利。他不回避自己的索赔意图,但也并不是漫天要价,“法院判定多少就是多少”。他只是一件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客户手上这个过程中的一环。而他“得不偿失”甚至“偏执”地召回,只是想守住自己这一环上的责任。
如他所言,“如果都这样,社会上可能就不会存在什么产品质量问题了”。而我们,期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召回,希望看到更多负责任的卖家。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