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9月5日消息,山东女孩徐玉玉被诈骗电话骗光学费后死亡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持续多年的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澎湃新闻就此专门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信部回应称,“基础电信企业不会将垃圾信息和骚扰电话作为其发展客户、提升业绩的途径,但也不排除个别基层电信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责任。”
工信部表示,民资进入的虚拟运营商客观上确实激发了移动通信市场的活力,但有的虚拟运营商对于实名制的要求落实不到位,被电信诈骗等不法分子利用。
工信部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部分虚拟运营商对实名制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国家法律要求置若罔闻,存在重发展用户、轻实名登记的思想,对各类营销渠道管理不严,存在默许甚至纵容营销渠道在销售移动电话卡时,不登记用户身份信息、故意虚假登记身份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
对于接下来如何加大对于虚拟运营商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工信部表示,将要求虚拟运营商严格落实实名制整改,完成前一律不准通过其业务准入、码号核配、扩大经营范围等相关审批。情节严重的,将要求相应基础电信企业暂停启用已核配的码号资源。于整改不力、屡次违规的,工信部将依法坚决查处,直至取消其相关资质。
此外,工信部还将制定并出台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督促相关企业加快技术手段建设,增强虚假号码的检测和拦截处置能力。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