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大家对支付宝改版每次都集中在两点,一个是图标的堆砌,一个是做的生活圈强行社交。
D:图标的堆砌,支付宝其实里面有很多服务,但是很多用户只用过两三个。我们最好的方式可能是给你想要的,但是用户在我们这里停留的时间不会太多,可能转完账,还完款就走了。他们没法接触到支付宝很多很好的服务。我们在支付宝首页进行图标功能的堆砌,就是为了让你知道支付宝可以做这么多事情,而不是你以往只做的那两三件事,这是一个心智教育的过程。新改版就进行了调整。
▲图片说明:首页功能图标折叠
PW:如果好友发的动态比较多,在时间线里相比服务卡片反而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D:现在很多用户在支付宝上使用的场景不够多,以至于我们了解的数据不够多,因此能够为他引发的服务也不够多。只要他使用的多,我们会平衡两者(好友动态和服务卡片)之间的关系,会做一些降权的处理,减少对用户的打扰,在每一个阶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干扰,而是内容不够。
PW:你们希望用户发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D:我们希望用户可以在这里发一些和我们的场景结合得更紧密的内容,比如电影(淘票),和朋友吃饭(口碑),旅行的(阿里去啊)等。
PW:现在首页的服务卡片都是根据什么因素来排列的?
D:我们有一个算法,根据这个服务对你的紧要程度、根据你在平台上产生的数据和变化进行呈现。
PW:会出现刷了十几条动态突然出现一个服务卡片的情况么?
D:应该不会的。不同的业务推送的时间也会不同,譬如打车,只会在早晚上下班期间推送。而且你就算刷出来的,一般都是不固定的时间产生出来的内容,比如你的朋友可能在某个餐厅吃了一个不错的牛排分享进去,你是可能刷出来的,但是打车、航班、理财收益到账的信息是不会被刷出来的。设置了相对固定的时间的,不会被不固定时间信息冲掉的。
PW:支付宝几乎每个版本的底部Tab名称都在变化,比如从“支付宝—探索—财富—更多”到“钱包—商家—朋友—财富”再到现在最新版本的“生活—口碑—朋友—我的”,这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
D:我们想要强调生活化平台的概念,第一个Tab改成生活就是因为这个。口碑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一个独立的品牌,我们需要打它的品牌,所以就把“商家”改成了“口碑”。像“钱包”是“支付宝”还叫“支付宝钱包”的时候顺延过来的。“财富”变成“我的”,因为这个第四个Tab里包含的信息已经不是一个财富可以概括的了。
PW:你怎么看待设计需要照顾四五线城市人们的审美?
D:我不觉得四五线城市的人审美是有问题的,流行的、时尚的东西是会从高到低传播的。四五线城市生活的人也都在观察一二线城市在流行什么东西。一二线城市的人则在观察国外在流行什么东西。
每个人都有对美、时尚的追求和欲望。所以不认同需要做所谓符合四五线城市审美的设计,而是把我们认为好的东西提供给消费者。好的设计是具有普适性,是很自然的,一切原本如此的。
PW:之前做过相关调查么,如何让设计照顾到尽可能多的用户的审美?
D:我们看过一些支付宝用户的数据的,在整个支付宝界面审美上,一二线和三四线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PW:你们会在设计上照顾农村用户么?
D:相比设计,更主要的是看我们能在当地为他提供怎样的服务和价值,农村并不像城市商业那么密集,像线下付款的场景并没有很多。所以更多的是关注在我们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和场景上,而不是设计和UI上。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