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从索尼拆分出来的VAIO电脑业务正式自立门户,成为一家名为VAIO的独立公司。
如今,VAIO公司已经成立超过两年时间。两年间,VAIO对PC业务进行重新优化和调整,终于实现了首次年度盈利。与此同时,VAIO的手机业务也已经初步成型。
▲图片说明:来自Gizmodo
目前来看,脱离索尼的VAIO发展得还不错。不过,它在这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其未来也更是变数重重。
利润驱动下的PC业务
作为索尼一手打造出来的PC品牌,VAIO在业界的知名度自然是很高的。但是它之所以被索尼忍痛放弃,主要是因为该业务给索尼带来的巨大财务亏损。
据索尼官方公布的数据,2013财年索尼净亏损1284亿日元,其中PC业务带来的运营亏损为917亿日元;由此可见PC业务给索尼带来的拖累。
▲图片说明:来自Sony
在这样的惨痛教训之下,在原索尼PC部门基础上新成立的VAIO对PC业务的运营策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具体来说,有如下两点:
1、精简产品线,精准用户定位。
VAIO依据不同的产品形态和定位推出了Z系列、S系列等产品线,每条线的产品数量也极为有限。在产品特性的定位上,由原先的主打影音功能、时尚外观转变为对高端配置、精致做工、电池续航等功能的重视。
▲图片说明:来自VAIO
以VAIO Z(Flip)为例,它采用了2560x1440p高分辨率显示屏,i7处理器,16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碳铝材质机身,电池续航达到15.5小时。可以看出,配置不可谓不高端,其价格也超过2000美元。
与这种配置相对应,VAIO在PC目标用户的定位上主要聚焦在对配置要求较高的人群,尤其是从事动画编辑和网页制作的设计师等群体。
2、销售渠道和市场扩展。
脱离索尼之后,VAIO不再具备全球发售的渠道和能力,只能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发挥影响力。在VAIO成立初期,VAIO主要聚焦在日本本土市场,在具体的销售渠道上,VAIO依然借重索尼:线上通过索尼官方网站,线下则通过索尼的官方零售店来售卖。
2015年8月,VAIO宣布将把PC业务拓展到美国和巴西市场。在美国,VAIO主要通过微软的美国零售店来到达用户;而在巴西,VAIO则与巴西本土最大的PC厂商Positivo Informatica合作,产品设计由VAIO自己承担,而具体的制造和销售,则由Positivo Informatica来承担。
▲图片说明:来自Microsoft Store
简而言之,通过种种方式,VAIO大幅度削减了运营成本,也有力地促进了利润的提升。
2015年12月,有媒体称东芝、富士通将拆分出各自的PC业务并与VAIO相整合,并且整合之后将整体冠以VAIO的名字。后来该消息被VAIO否认,不过也从侧面反映出VAIO在PC市场整体下滑大背景下的特殊角色。
今年6月,据VAIO CEO Yoshimi Ota透露,截至5月31日的上一财年,VAIO所有PC产品线都已实现盈利。尽管Yoshimi Ota没有透露具体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但可以确认的是,VAIO在PC业务上的表现与其在产品上的高端定位和在运营成本上的大幅度削减有很大关系。
手机等其他业务
在PC业务之外,VAIO也一直在寻求其他业务方面的开拓。
2015年1月,VAIO宣布启动智能手机业务;两个月之后,第一款手机VAIO Phone发布。这款手机搭载了Android系统。外观上,除了机身有一个VAIO的品牌标志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点类似于Nexus 4。
▲图片说明:来自Digit Diary
与定位高端的高价VAIO Z笔记本走的路线不同,VAIO在智能手机方面则是以中端机为切入口。这款手机配备了5英寸720p屏幕,2GB RAM+16GB的存储空间,搭载的是高通骁龙410处理器,电池容量为2500mAh,摄像头则是13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搭配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
但是,这款手机的裸机价却高达51000日元(约2637元),而且只在日本销售。与此同时,有消息爆出VAIO Phone其实是松下旗下另一款手机的贴牌机,由台湾的一家代工厂制造。
最终的结果是,VAIO Phone并没有在日本市场上掀起多大的波澜。
今年2月,VAIO又推出了一款名为VAIO Phone Biz的手机,它的最大特点是搭载了微软的Windows 10 Mobile操作系统。
▲图片说明:来自LikeAgain
VAIO Phone Biz采用了金属机身,颇具商务范儿,其配置如下:
5.5英寸1080P屏幕
高通骁龙617处理器
3GB内存
16GB内置存储,支持最大64GB的Micro SD卡扩展
1300万像素后置镜头
500万像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