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联想和摩托罗拉公布他们的模块化手机新旗舰Moto Z和Moto Z Force时,我只是略感兴趣。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模块化手机这个想法,而是LG G5——第一款试图真的将模块化付诸现实的手机——给我留下了太多阴影。
尽管G5的功能听起来很酷,但实现形式较为草率,远远谈不上无缝式更换。只有极客们才能搞懂怎么玩,而且哪怕是更换屈指可数的几个模块,其过程也相当尴尬。
然而,在实际上手Moto Z和Moto Z Force(后者即Verizon卖的Moto Z Droid)一段时间后,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如果这两款手机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它们将会成为面向大众市场的模块化手机的原型。
Moto Z对比Moto Z Force
Moto Z的绝大部分配置都称得上是旗舰级。
-骁龙820的CPU,Adreno 530的GPU
- 4GB的RAM
-存储空间为32GB/64GB(可通过microSD扩展)
- 5.5英寸的QHD AMOLED屏幕
-防水外壳
-指纹识别
- NFC
- USB-C
-随时待命的麦克风,支持Moto Voice
- 300万像素、光圈F1.8的相机,光学防抖,相位检测和激光辅助自动对焦
-池容量为2600mAh
-支持快充(充电15分钟,可混合使用15小时)
(厚度是Moto Z和Moto Z Force外观上的唯一区别)
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Moto Z Force相机像素飙升至2100万,并辅以深槽隔离技术(deep-trench isolation)加强了对光线的捕捉。电池容量增加至3500mAh,屏幕也采用了摩托罗拉令人惊叹的“极御”防碎技术。当然,不足之处就是厚了一点点(价格也贵了一些)。
设计
(发布时可供选择的风格模块)
我们先说最糟糕的部分:这款手机没有耳机插孔,使用起来将会很讨厌。苹果会不会取消耳机插孔还要打一个问号,摩托罗拉自身的影响力恐怕不足以推动行业转而采用蓝牙耳机、USB-C耳机。
不过你看,它们附送了转接头啊。*叹气*
除此之外,Moto Z是一台相当有吸引力的手机。一开始泄露的外观和发布会上的照片让我产生了怀疑——各种不同的模块,还有背部凸起的摄像头。然而两者搭配在一起却显得水乳交融。更为重要的是,纤薄的可拆卸风格背壳(Style Shell)可以让裸露的背部变得富有时尚感,而且摄像头也正好与机身齐平。
(装上模块后,相机与机身齐平或者陷在机身内)
背壳通过磁力系统强力吸附在手机上。我使用的风格背壳当中有一个确实有那么一点点松动——如果从侧面按压的话,完美主义者或许会感到不爽,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机身和背壳感觉像是一个坚固的整体。除了风格背壳以外,大部分模块都有一个小口,便于更加轻松地拆下模块。
(我挺喜欢它的整体设计,只不)过下巴如果能小点儿就好了
正面是方形的指纹传感器,以及超大的底部边框——实在遗憾。这个指纹传感器与Moto G4所使用的是同一款,当你得知它没法当做Home键使用时,很可能会抓狂。边框超宽,我真希望摩托罗拉采用电容按钮路线,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使用虚拟按键而占用屏幕底部的空间了。
标准的Moto Z纤薄得不可思议(摩托罗拉称这是全球最薄的手机)。哪怕装上风格背壳后,它还是比我的HTC 10薄。不过话说回来,其电池容量也只有2600mAh。
(Moto Z Force与HTC 10的厚度对比,上图无背壳,下图有背壳)
与此同时,Moto Z Force要稍大一些,但仍然相当苗条。装上背壳后厚度与HTC 10相当,卸掉背壳后要薄于HTC 10。
另外,这次要表扬一下Verizon:这台机器全身上下都没有印Verizon的标志。只不过摄像头底下会有一个不起眼的“Droid”品牌标识。
各种各样的模块
风格背壳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设计,包括实木、皮革、布料或纯色风格。发布时有六种风格可选,未来将推出更多风格。这些背壳除了能够提升你的时尚品位以外,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功能。
(第三方的风格背壳原型)
与此同时,Power Pack的功能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提供额外的电力,无缝衔接在手机上。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